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企业主动担当、积极应对、创新举措,创造了防疫物资“无中生有”、“莆田餐巴”模式等经验做法,社会反响热烈,书写了化危为机拓新天的生动故事。3月16日,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达产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共话发展,共谋化危为机。
疫情当下,首要的是坚定信心,信心胜黄金。从我市情况看,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情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企业产能恢复慢、增产动力不足等问题。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越要加油鼓劲,越要用全面的、辩证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要充分看到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充分看到疫情之下经济发展蕴含的新机遇,拿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在复工复产达产满产中跑出“加速度”,力争见指标、见成效。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此时,比拼的是信心、是韧劲、是经营理念、是创新能力,谁谋划得早一些、动作快一些、办法多一些,谁就能跑在风险前面、赢得发展主动。要危中寻机,把疫情防控的先手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先机,聚焦疫情防控中催生的互联网电商、线上线下结合等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加速企业生产设备升级、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延伸等,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步伐,更好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5G技术发展这一有利契机,加强云技术、大数据、5G技术应用,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和智慧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化危为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畅通诉求渠道,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卡点、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员工“返岗率”、畅通物流“大动脉”、缓解企业“资金流”、全面激活“产业链”,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恢复市场正常秩序。特别要持续推动政策落实,推行一线工作法、线上工作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真正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来源 湄洲日报 记者 黄国清 编辑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