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病最容易在春季爆发,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2020-04-09   寻医问药

在这个新冠疫情依旧严峻的季节,有很多人会说:我不怕,只要不得新冠肺炎就行。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其实春季是最容易发病的季度,下面几个春季病,大家都来了解一下。



一、甲型肝炎

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发季节,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传染性肝炎。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接触甲型肝炎病人半个月至一个月后的时间里,凡出现发热,没有其它原因,如吃得过饱、吃了油腻食品、夜间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释的吃不下饭,甚至饭后恶心、呕吐、乏力,连上一步楼梯都感费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预防措施是加强粪便管理,及时隔离病人,搞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



二、流感

很多人认为,流感跟普通感冒没多大区别。但实际上,流感的杀伤力远比普通感冒“凶残”,每年约有25万~50万人因流感而死亡,去年美国因为流感已有上万人去世。因为流感,有的人最后截肢了。



三、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生蛇”,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春季温暖潮湿的气候给其生长、存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这种病毒在第一次感染人体时,大多会出水痘,少数呈隐匿感染。



四、 风疹

以幼儿发病为多,怀孕妇女特别是妊娠早期得了风疹容易引起胎儿畸形。此病多有发热,体温不太高,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子。在风疹好发季节里,孕妇尽可能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俗称脑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儿童为多。在流脑好发的季节里,要注意积极预防。一旦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惊厥和皮肤粘膜有出血点的病人,应加以注意尽早就医。
早期发热,随后头疼,继而呕吐,这三大症状被医学界称为“流脑信号”。如不及时治疗,危险性很大。因此,要注意保护易感儿童,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流脑”是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流脑”一般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春季由于天气冷暖不定,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高发人群。
根据病情,“流脑”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后者尤其值得重视。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往往在24个小时甚至6个小时内就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因此,在“流脑”高发季节,若病人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有突发高热、身上发现出血点、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情况,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不得延误病情。


所以,如果想少生病,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那么,该如何提高提升免疫力呢?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几点:

营养均衡

要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就得吃得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多喝水、多运动

喝水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成人每天应喝大约2000~2500ml的水分。每天至少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脚踏车等,才有充沛的活力对抗细菌病毒。

少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熬夜、睡眠不足会让体能过度透支,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和整个免疫力系统,长期如此,免疫力就会跟着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身体越来越差,易生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