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不离手,已是常态,不论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族”。因为手机的存在,晚睡也是一种常态。凌晨一点、两点、三点,抱着手机入睡的人已不在少数。如果说十年前大家每晚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脱衣服,那么,现在的人,每晚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一定是看手机。
当然,玩手机无可厚非,但是,您知道“抱着手机入睡”的危害有多大吗?
1、失眠的罪魁祸首
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则为32.2%。
在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儿童中,有41.9%的人睡前会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
人体产生困意主要靠身体里分泌的褪黑素,但光线对褪黑素有抑制作用。不同光谱的光线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能力有所不同。
手机、电脑、电视等屏幕所发出那种看似平静的蓝光恰好对褪黑素的抑制能力极强。
睡前看两小时手机,褪黑素分泌水平会下降22%。
而长期如此,打乱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难入睡。
2、睡前看手机,让你偏头疼
总是看手机,损坏的不止是眼睛和睡眠,还可能诱发严重的眩晕和偏头痛,甚至影响大脑健康。
这是因为,视觉信号具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手机电子屏幕的蓝光会使人兴奋,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多梦,令大脑无法得到充分休息。
如果大脑始终处于特别兴奋和刺激状态,慢慢的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前庭性偏头痛。
它是由于光线刺激眼睛所导致的偏头痛,以眩晕、单侧偏头痛为主要症状,活动后可能加剧。
假如长期得不到改善,还可能增加患脑中风的几率,以及加速大脑衰老,诱发老年痴呆症。
虽然睡前玩手机的伤害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要戒断起来却很难。
3、伤害皮肤
睡着玩手机对皮肤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长痘痘。因为手机表面布满细菌,晚上玩手机,难免会碰到面部、颈部,可能会导致暗疮、痘痘等。
因此,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减伤”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晚上玩手机要开灯
正常情况下,人在看近距离的东西时瞳孔应该缩小,但天黑时人的瞳孔会散大,所以摸黑玩手机与眼睛的生理要求相反。
很亮的屏幕与漆黑的环境对比度太大,会使眼睛疲劳。因此,晚上玩手机还是开一盏灯比较好。
2.千万不要身体侧躺着玩手机
左右横躺着对左右眼睛的压迫力最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枕头对眼睛的压迫造成供血不足,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有膨胀感,短时性影像重叠,这个不是滴眼药水就能好的。所以,为了我们的眼睛不要侧躺着身体玩手机。
3.不要俯卧状玩手机
俯卧对手肘、脑部的血液循环造成困难,这种方式很累,也是很容易入睡而使手机还在处于联网状态下,颈椎以上基本上都形成惰性缺血。
4.尽量调到夜间模式
晚上一定要躲被窝玩手机的同学,尽量把手机灯光调低。
也可以把浏览器、阅读器等调到夜间模式,最好选用冷色调,避免使用暖色调的颜色。
两种颜色的色差越大,就越费视力,黑白的色差大,最费眼睛。
5.晚上尽量不要玩超过一个半小时
人的一天只有两个记忆高峰:早上十点左右和晚上九点左右,其他时间记忆基本无太大的波动,但是晚上十一点以后身体各个部分开始新一轮的新陈代谢了,人在接受一定量的外界信息后就会屏避记忆了。
6.屏幕向下倾斜45°
不要把手机屏幕正对着眼睛,最好向下倾斜45°左右,不要向上倾斜。否则脖子要施力,伸久了会酸痛。
此外,眼睛要与手机保持30cm至50cm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