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这个地方让垃圾“重生”,带你体验“花花世界”

2019-08-21   贺兰广播电视台

为改善贺兰县人居生活环境,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目标,贺兰县建立了银川市贺兰县再生资源回收集散中心及垃圾分类科普教育示范基地。8月20号上午,银川市贺兰县生活垃圾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落成开馆!

银川市贺兰县生活垃圾科普教育基地是集生产、管理、参观、互动、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集散中心及垃圾分类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旨在完善垃圾分类阵地建设、发挥基地教育警示作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贺兰县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位于贺兰县创业路兴业巷14号二泉环境,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由科普区、宣教区、互动体验区三个功能区构成,包含四分类垃圾展示、垃圾处理流程、垃圾处理方法、创意教室、互动区、创意产品的展示等丰富内容。

除主馆外,还建设有可将剩余瓜果菜皮制作成环保酵素的厨余肥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了“家庭式菜园子”,建设了占地约1000平米的集分拣、集散、交易、打包、存储、物流为一体的可回收资源集散处理中心。

接下来,小编就先带大家走进贺兰县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看看咱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如何“重生”?

科普区:垃圾分类,从无做起

走进宣教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用一排排塑料瓶组合而成的房顶装饰物,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直点主题。

在科普区,从垃圾分类的提出,到贺兰县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宣教区:分类回收不可少,垃圾也能变成宝

宣教区利用浅显易懂的展板图片和数据、循环播放的环保视频,让市民更加清晰地了解垃圾“从哪里来”、“到哪儿去”,让居民近距离感受垃圾回收带来的便利。

从天然到被污染,也许只是平时一个扔塑料瓶的小动作,可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让绿水变成污水,让青山变得不再繁茂。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在实例中得到印证。在触目惊心的视频中,“垃圾堆积的力量”让人“不寒而栗”。通过模拟污染后的画面,让群众认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互动体验区:每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走进互动体验区,新奇有趣的互动活动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更有垃圾DIY创意教室,等着参观者去发掘。

其实,垃圾也可以很美!

在互动体验区,很好地说明了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等待着你的发掘与利用。

每一次资源的再回收利用不再只是简单的垃圾分类,而是思维与现实的碰撞,是又一次美的开始。

自今天起,贺兰县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正式开馆,并将长期对外免费开放

联系电话:153-7891-6801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09:00-11:30

下午:15:00-17:30

接待场次:4场/天

接待时间:1小时/场

上午:09:00-10:00 10:30-11:30

下午:15:00-16:00 16:30-17:30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打造干净整洁人居环境,共建和谐宜居美丽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