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海商学院Tips:广州百年危房被设计师极限爆改成别墅,效果惊艳

2020-07-08     川海地产小达人

原标题:川海商学院Tips:广州百年危房被设计师极限爆改成别墅,效果惊艳

极限挑战”挑高17米房型 百年通天塔重焕生机,房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委托人黎国尧一家三代五口人就住在西关老区一处建于1922年的老宅内。

这栋近百年的老宅由现已80岁的黎国尧的父亲亲自设计并建造,在漫长的时光中记录着一家几代人的情感和记忆。

黎家老宅共分为三层半,面积为167平方米,传统的木结构在长期潮湿气候的侵蚀下,部分木材已经腐朽,高而陡峭的楼梯使老人上下楼梯都要手脚并用,十分危险。

楼梯陡峭

房老化导致的一系列住房难题让黎家人愁苦万分,但房里有业主黎国尧一家的家族记忆,有黎国尧超过4万卷的藏书,有几十年来沉浮人生,最关键的是黎国尧的父亲临终前曾告诉后辈,这座房子不能卖给别人,没饭吃也不能卖。

书房,藏着4万余册的书

所以即使生活有诸多困难、安全隐患重重,黎家人始终坚守着这座曾经是整条街唯一一个有化粪池、在那个年代十分气派的老宅。

居住困难1:整栋楼只有1个卫生间

5口人要共用一个卫生间,平时小孩上学大人上班高峰期,花在排队的时间就要很久。

居住困难2:通风塔不管用

原本为了家庭空气对流,设计了一根从一楼到三楼的通风管道。但由于房屋改建过程,通风管成了摆设。屋子空气通风也变得很差

居住困难3:祖传家具有待维护

百年老宅,留下的老物件也不少。但没有条件去维护和保养,一些老物件慢慢被时间腐蚀,黎爷爷有心却无力

居住困难4:房屋结构脆弱

以前的工艺和手艺都欠缺,所以老房子的结构都比较脆弱,几年前还发生过房子坍塌的事件,每每想起这件事奶奶总是胆战心惊。

居住困难5:木头墙,隔音差

原本的木质墙面,一有人爬楼梯,就会惊醒在夹层睡觉的老夫妇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对老人休息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居住困难6:楼梯陡峭

楼梯坡度达75°,爬到3楼晒衣服,简直让今年80多岁的奶奶费劲了力气,几乎是手脚并用,跪爬着上去的。

居住困难7:外孙女需要独立空间

外孙女直接睡在客厅,写作业都没有一个独立的空间,长大后的空间亟待解决。

居住困难8:小阳台不能用

当时建造的时候,独用墙结构被破坏,小阳台根本不能用,连放空调外机都不行。

居住困难9:室内闷热,通风差

女儿女婿睡的卧室的窗户不能打开,因为邻居家厨房排烟会跑进屋子。

面墙与邻居共用,西晒明显,三层半的楼房活脱脱像个蒸笼,室内温差最多差4度!

居住困难10:解决大量藏品

黎国尧的书籍和藏品只能越放越高,80多岁的老人要拿东西还得爬梯,十分危险。

改造过程——外观篇

未改造之前

改造之后

外建筑老化的砖墙同时还是和邻居共享的墙体,并不适宜打开别人家墙体改造。为保留原建筑四面老墙不破坏原结构避免影响邻里及减少安全隐患。

改造过程——内部篇

一层:客厅+餐厅+厨房

一层剖面图改造对比因与邻居之间为共墙,导致的首层、夹层长期阴暗潮湿,通过研究西关建筑,发现古人解决闷热方式,是通过冷巷、天井之间形成的烟囱效应达到对流效果,在空间构造中在东面设计了通风采光井,在西面设计了错位的中空,把热空气抽离,引进新鲜空气,使空气得到流通。

客厅改造前

客厅改造后

一楼客厅改造后量的挑空,让整个一楼的空间显得通透而典雅。挑空区域设置的大量书架,既可以储物也可以作为展示空间。

改造前餐厅

餐厅改造后

夹层变二楼

二楼公公婆房间剖面对比二楼的空间正是当年老人的房屋,依旧留给黎国尧夫妇使用,挑空和玻璃气窗的的设计,保证了这个区域的通风和采光。分床的设置有利于两位老人更好的休息。、二楼也设置了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保证了老人不用再上下楼梯就可以方便的使用。

夹层改造前

夹层改造后

二楼公公婆婆房间面对比因为婆婆有精神衰弱不能有杂声打扰,而公公平时会有打呼噜的习惯,而两位老人的作息习惯亦有不同,因而提出分床需求。

但设计师在想如何让相一辈子的两老,作息区域有所区分,但又不让他们相互分离呢。通过双层隔音墙和隔音门处理,平时打开组成一个大开间,睡觉时,婆婆睡里面把门拉上,让他们继续睡在同一间房子里,生活中照料彼此 。

三楼以上部分改造

三楼多功能起居室及中空剖对比三楼的空间被设计为书房和公共区域,通往四楼五楼的楼梯,就设置在这个挑空空间里,多扇采光窗使得整个空间明亮而通透。

三楼客厅改造前

改造后

灵活使用活动间隔,还可以围闭起一个临时客房,供移民澳洲的小妹一家临时居住,通过空间重组,提供给三代同堂的家庭各自独立与开放的空间。

旧物新造:

在老房子里有一些旧陪伴了这个房子一百多年,也同时陪伴着家人一起成长,这些旧物充满了对这个家的回忆。业主黎小姐其中一幅珍藏的旧照片中,有三个古老的木雕屏风,设计师谢英凯把屏风重新放在新改造的三层多功能起居室里,即作为功能隔断,亦保留业主儿时的印记。

四楼夫妇房改造前

四楼夫妇房改造后

四楼的空间,东西两边都靠着空的区域,采光充足,温暖而舒适。

角落空间设置的梳妆台,巧妙地利用了空间,保证了空气的流通。

露台花园改造

花园露台After立体香草花园设计师不希望花园只是唯一种花的单一功能性,而是更深入考虑到住在这里的人的其它需求。

例如,业主喜欢烘焙,设计师会在这里帮业主种植各式香草供业主闲时烘焙使用。而旧房子很多蚊虫,在这里也会种一些驱蚊的植物。还在花园种植一些香熏类植物,希望对家人的健康有帮助。

露台花园改造前

露台花园改造后

花园露台改造后,在不改变建筑原有高度的情况下,对屋面重新设计了双坡屋顶,提高了室内空间的高度和利用率通过双坡顶屋面造型改造对室内集中靠东边的卧室进行阳光阻隔,防晒保护。

女儿房改造前

女儿房改造后

五楼小外孙女的房间,浅色的墙面充足的采光让这个空间格外通透。

同时,落地玻璃的设计,既保证了卫生间的采光,也让五楼成为全屋景观最好的区域。干湿分离的景观卫生间,方便了外孙女的使用。

结语

一座老房子,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多是一种感情上的栖息,愿这栋房子继续传承百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2qXLnMBiuFnsJQVlX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