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坚守!这位“老交通”驻守绍兴北站的故事令人动容……

2020-02-25   绍兴交通

绍兴北站,是目前绍兴人流量最多的执勤点,防疫压力大,风险也大。这里,驻守着一群柯桥区公路人。防疫期间,每天一班执勤要接触、登记信息将近200人次,打300多个核实旅客身份的电话,偶尔还会碰到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乘客,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们用耐心和爱心感染着每个人。


两位亲人去世,他泣别奔一线

柯桥区公路管理处副主任黄晓祥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疫情期间,黄晓祥的两位亲人先后去世,为了不影响防疫战斗,他对单位、同事和朋友都隐瞒了这个情况。匆匆向亲人的遗体泣拜告别,他立即奔赴绍兴高铁北站带队执勤。

左一为黄晓祥

防护物资短缺,黄晓祥把指挥部派发的仅有的两件防护服让给年轻队员。他让妻子买来了一次性雨衣,进行小小改造,当作应急“防护服”。

高铁北站检查口晚上特别冷,执勤人员冷了只能站起来跳跳走动一下,或者两个人背靠背站着热乎一下。为了确保工作不出一点差错,黄晓祥和队员们一丝不苟,对每一个人仔细地查问咨询、登记信息,对一些身份不明确的旅客还要一对一、点对点地联系相关的社区、村、企业,甚至是镇街的领导,逐一核实来访旅客的真实情况。他们经常是忙得顾不上吃晚饭,想吃的时候,饭也差不多结成冷冰冰的饭块了,只能象征性地捞几口冷菜填一下胃。

他们每天打300多个电话核实旅客信息


高铁站执勤比较特殊,前来的旅客大多路途较远。每天黄晓祥他们一班执勤要登记 200多人次的信息,要打300多个电话核实每个旅客的身份,工作量可想而知。

执勤第一天,黄晓祥遇到一个从北京过来的旅客,经查发现他是个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但是前面检查的人员又忘记了告知。

“他和我对话交流的时候,还不时地摘下口罩,把头靠近来讲话。当我觉得有点怀疑,再次拿身份证去公安系统上核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旅客是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当时整个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而且,该旅客还不配合,责怪我们查得太严了。通过 3 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最后把这个旅客送到绍兴市疾控中心进行强制隔离医学留观。”黄晓祥说,事后想想仍非常害怕。

也有让黄晓祥感动的时候。从温州乐清来的一家三口回柯桥奶奶家,但柯桥这边社区不肯接收。从当天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7 点,黄晓祥一边要接待不断进站的旅客,一边要帮这户人家打电话联系社区,说明具体情况,解释工作政策, 整整4个多小时,最后社区干部终于答应接收这一家三口,并配合做好隔离等措施。

“听到社区愿意接收,这一家的5岁小女孩临走时,跑过来抱着我的腿,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叔叔。那一瞬间,我觉得所有的口干舌燥、所有的身心疲劳都消失了!”黄晓祥幸福地笑着。


赤脚进家门,铁汉柔情护小家

黄晓祥每天需要连轴转13个小时,到夜里2点才能回家。为了保护家人,他在进家门之前,把身上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全部脱了下来放在门外,赤着脚、穿着棉毛衫裤,走进家门,尽量不跟家人接触。

“由于接触的人比较多,话讲得多,脸上、衣服上……浑身上下都是黏糊糊的,甚至鼻孔里都能掏出一把细细的沙尘状的东西。我怕身上会留很多细菌,怕把这些病毒带给家人,但是深更 半夜了家里也没有消毒的东西,我只能脱了衣服,尽量不把脏的衣物带进家里。没办法啦,疫情当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众志成城,打赢这场仗,才能保护我们的小家。”黄晓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