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 | 听监狱一线民警聊聊场所警戒那些事儿

2019-10-05   上海监狱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几代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行业有一行业的担当

伴随着祖国的发展步伐

上海监狱工作从落后到现代

从粗放到规范,实现了蓬勃发展

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

努力创造世界最安全的监狱

和全国改造质量最好的监狱

是广大监狱民警为之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今天,我们请来了新老两位民警

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监狱安全那些事

我是一名老民警,已经在监狱工作40年了,监狱警卫队就是我的“战场”,维护监管安全是我的根本任务。

我是一名新民警,工作刚满5年,在监狱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场所警戒和通讯联动。

我是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监狱工作的。以前,监狱的硬件设施比较简陋,监狱管理主要靠腿勤、手勤、口勤,监管安全主要靠人盯人的严防死守。

刚入职时,经常听老一辈民警为我们讲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为我们传承了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

而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技术和设备已经运用到监狱各项工作中,为确保监管安全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的,我们当年使用的警戒具仅限于手铐、脚镣、捕绳三种,每次使用时必须经过批准。到80年代后,警戒具增加了警笛、电警棍等装备,警戒具的管理和使用也更加规范。

近年来,上海监狱系统不断完善警用装备管理体系,监狱设立装备库,监区设立装备室并添置单警装备橱,形成了监狱、监区和单警装备分类配备机制。如今的单警装备包含多功能腰带、伸缩警棍、自卫催泪喷射器、手铐、警哨、强光手电、对讲机和视音频执法记录仪等,都已经配备到一线民警。

当年,监狱还没有“警卫队”这样一个专门的部门,警卫工作主要是守好监狱大门。在大门执勤的民警必须练就“火眼金睛”,既不能让任何可疑人员混进或混出监狱大门,也不能让服刑人员或外来人员私自携带香烟、现金等违禁品入监。人身、物品和车辆检查,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不能有丝毫懈怠。

随着先进设施设备逐步运用于监管改造工作,现在场所警戒已经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高度统一。2016年,上海监狱系统推出了“监狱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项目,全面推行监狱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将监狱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在同一系统,形成了集预测、预警、预防为一体的,集约高效的工作平台。

从50年代开始,监狱就与所在地区的街道、工厂建立联防制度,每年国庆、春节前都要开联防会议,通报情况,明确任务,协调关系,严密联防制度。由于加强了内管、外警、群众监督“三道防线”的网络建设,保障了上海监狱系统监管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现在,上海监狱系统已经组建起了以监狱防暴队和武警应急小组组成的常态化应急处置力量,通过开展“三共”“八联”工作,常态化开展公安、武警和监狱三警联动演练,增强了三警联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力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们准备好了!

1、“很长时间低头走路,现在终于敢抬起头了”丨监狱内外,她和他们的第二次人生

2、警嫂警娃进警营,暖心交流显真情

3、人民币“换装”的背后故事,其中一个与上海监狱民警有关……【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申语轩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