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五角场监狱通过相互走访、调研、协商、探索,陆续和嘉定、崇明、虹口三个区签订了《监地帮教衔接联动实施方案》,为广大刑释人员打通了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监地帮教衔接联动实施方案》的签订建立了“监狱—地区”动态信息双向沟通机制、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前需求评估机制、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前适应性帮教机制、服刑人员档案文书移交机制、服刑期满人员出监衔接机制,这是为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通过“监狱—地区”动态信息双向沟通机制,穿透大墙的阻隔,传递大墙内外的“爱”与“希望”。2019年上半年,累积发放刑释人员预报通知书数千份条,开展地区入监帮教活动数十次。通过将临释人员改造情况向各个街道进行反馈,协助地区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提前介入,将地区安置帮教基本政策和信息传达给临释人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爱”和“希望”,为服刑人员打造一座回归社会的“浮桥”,帮助他们实现“回归软着陆”。
通过回归社会前需求评估机制和适应性帮教机制帮助那些在回归问题前迷途的羔羊明白自身需求和犯罪成因,针对再早期社会化问题、成瘾问题等犯因性因素及对应需求提供“菜单式帮教”,累计邀请专职帮教人员入监百余人次,帮助临释人员百余人,针对性地解决了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前最迫切的难题,为服刑人员打造一座牢固的“石拱桥”,帮助他们脚踏实地地真心向“善”、改过“重生”,
通过档案文书移交机制和出监衔接机制对那些执迷不悟的涉恐、涉暴及顽固分子进行全程锁定。通过“一人一档”的机制,协调稳定办、派出所、居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落实刑释必接及日常管控措施,为这些可能危害社会的顽固分子的打造一座“独木桥”,随时掐断他们的重新违法犯罪之路。
监狱和地方政府部门合作以来,嘉定、崇明、虹口三个区的司法局工作人员先后到监狱开展大型帮教开放日活动五次,排摸并衔接重点衔接对象数十人人,为社会稳定、社区安宁、人民幸福奉献力量,五角场监狱的教育改造科更是先后获得了“上海工人先锋号”、上海监狱管理局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尹弘专题调研上海监狱工作
2、30+1=?不,这道题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3、“菜单式”帮教丨看,这两道“菜”警官做得怎么样?
杨侃 出品
长
按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