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国庆节,济南铁路局文化宫的一位书记通过书友丸子找到我,说看到《齐鲁晚报》的报道很有价值和意义,问我能不能将这些内容放在铁路的文化微信平台上共享到全铁路局。
这可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我在铁路单位就是一名维修工,安全生产才是正业。在这里我是极为低调的,几乎不加铁路同事为微信好友。我不说,他们也不知道我在铁路外面的事情。
我直言不讳地问这位书记你是只是想例行公事地宣传一下,还是真想做点文化的事?虽然是在单位,但你让我谈读书与读书会就不要为书记与职工的上下级关系所忌,而是尊重与平等的关系。
他说当然是认真地做些阅读推动的事,我说既然是铁路职工,我有责任去做,也有这个能力去做,也应该去做,如果你们需要,我愿贡献我的才华为经典阅读在铁路局的推广尽一份心力。
2016年的世界读书日,我的读书笔记上了《齐鲁晚报》,当时我对采访我的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在等你来,我就知道你们会来主动找我的。要知道这句话是春节前就对图书馆领导说下的,我能预测媒体会关注我,但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个渠道知道我,现在明白了,是专跑文广新局专跑图书馆的记者,我被图书馆评为阅读达人的消息吸引到了她。
我对记者说这句傲骄的话真的不是狂,而是一份自信,因为在这个全民逐利的时代,还有这么一位坚持数年只为内在心灵需要而纯粹读无用书,并做笔记的人肯是傻子和疯子,也注定是稀缺资源。晚报的同一版面的上方是余秋雨的话:看手机不是我们提倡的阅读,正好与我的读纸质书纯手工笔记遥相呼应。
我安居乐业,家和万事兴,我为己读书,认识自己,尽职尽责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本身即是一种成功。
为什么对办读书会如此乐此不疲?因为我们收获了精神的充实与愉悦。精神的快乐远远超过物质的快乐,只有尝过这两种快乐并做出比较的人才能做出这种判断的。
每一场读书会下来,每个人都带着一颗充盈的心走出会场,心情是一种陶醉的愉悦,看这个世界的眼光也新鲜得与平时的不同起来。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读书会的报酬就是书友们读有所悟和自由表达心声时的陶醉与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声大噪,人气多旺。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远不一定只指空间的远,也指时间的远。这个“远”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立志读书十年了,抵住了寂寞与凄凉,铁路系统这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做好自己,感染别人。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而是指时间之久远,尽管这个人隔了十年之远而已。
感谢济南这座城市,这个包容的城市,会让你总会寻找到和你相似的人,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我们不需要对不懂的人说太多,而懂你的人,自然你说一个词就会明白。这里总能找到和你价值观相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