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5家个体工商户营业,济阳垛石镇上的小铺开门了

2020-03-24   农村大众

“给我来块五花肉,今天想包点粽子吃。”3月22日一大早,济南市济阳区垛石镇老唐庙村的李红英来到镇驻地垛石桥村的放心肉店,买了70多元钱的肉。疫情前,她一直在这里买肉,前几天听说肉店恢复营业了,就带着孩子来了。

“我们是15号开的业,像以往一样,晚上到德州去进货,白天开业卖肉,过程中除了增加一些登记、测体温、消毒的环节,其余跟以前都差不多。”放心肉店的老板杨亮亮一边切肉一边说到。他昨天晚上去德州进货回来后,只休息了3个小时,就来到门头房帮着卖肉。“感觉忙碌的生活又回来了,以前天天忙觉得很累,因为疫情休息了一段时间,反而觉得不自在了,还是忙白忙黑地干活心里踏实。” 看着一个个排队等着买肉的顾客,杨亮亮满脸笑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垛石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正在加速恢复常态。

“尚坊村李殿军,蔬菜种苗5000棵;索庙村杨克亮,混合肥4袋;莫家村张端禄,水溶肥1箱.....”一大早,垛石镇北方元生果蔬农资服务中心经理杨其龙正在和配送人员对账单。

现在,服务中心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动起来了,你就看这几天的订单就知道了,比前些日子多了一倍不止。”杨其龙扬了扬手中的订单说,疫情期间,服务中心实施无接触配送,农户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将所需农资种类、数量等要求告诉中心的工作人员,然后中心的配送车会送到农民指定的地点。

当天要送的第一单是莫家村张端禄订的水溶肥。配送车到达莫家村村口时,张端禄早早就在那里等着了,他今天要把水溶肥洒在自家的西红柿大棚里。“今天的任务还挺多的,我们两口子有分工,我负责撒化肥,她负责摘西红柿,明天一早就有超市来采购。”张端禄一边忙着一边对记者讲他当天的工作安排。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垛石,春潮涌动。

在垛石镇政府的办公桌上,铺着一张《疫情期间垛石镇复工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企业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员工数量、防疫物资、运输方式……全镇43家企业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垛石镇境域内有涉及能源的燃气企业、有涉及蔬菜供应的农业企业,助力这些企业规范复工、人员有序返岗,是垛石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党委书记邵海燕表示。

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垛石镇抽调20余名镇直机关党员干部组成企业生产服务专班,根据企业性质细化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油区三个工企网格,由分管领导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3-5名党员为网格员,对镇域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企业疫情防控、用工、供应链、资金、生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时建立问题台账,并靠前帮助对接协调,做到精准服务。

“我们是农业生产企业,像海鲜菇这样的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做到疫情期间的专业消毒消杀,还不是很了解,我就向镇上提了出来,没几天,专家就做出了专业解答。”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克东说。

垛石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樱桃番茄种植集散基地,目前全镇番茄大棚规模达1.4万个、4.5万余亩。此前,不少高速路口、村(居)都设置了卡口,在有效防止疫情输入的同时,对物资运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生产逐渐走上正规,垛石镇主动与济北瓜菜批发市场对接,分析客商运输线路,清点可能遇到的卡口。在严格确保客商菜农体温正常、车辆消毒消杀等防疫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办理绿色通行证92个,保障了瓜菜运输链的正常运转。目前,市场每日交易量达10余万公斤,高于往年同期每日6.5万公斤的最高交易量。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越来越浓的春意在垛石铺展开。截至目前,垛石镇已有复工复产企业557家、个体工商户47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9家,复工复产率达到85%以上。

变化悄然酝酿,不仅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也在辛勤耕耘的农民心里!

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刘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