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茌平的圆铃大枣以前只进贡朝廷,今天大家有口福了,给你们限时秒杀……”“粉丝宝宝们,今天很高兴来到阳谷凤祥食品的直播间,给大家推荐我们家乡的特色产品——五更炉熏鸡!”“我现场给宝宝们报一下临清八大碗的菜名,烧肉、清炖羊肉、圈巧搁、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黄焖鸡、黄焖肉、杂拌……”
4月10日,聊城茌平区、冠县、临清、莘县、高唐、阳谷、东阿、东昌府8县(市区)领导干部陆续走进各大网络平台直播间,为当地农特产品直播“代言”。
4月10日上午,聊城茌平区副区长刘志华率先走进直播间,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卖枣。茌平是中国圆铃大枣之乡,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因种植的枣长得像个圆铃铛,所以称为圆铃大枣。“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让茌平的农产品能够卖出去、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我责无旁贷。如今,只有连接上新时代的‘WIFI’,关闭老旧思维的‘飞行模式’,才能看到最新的广阔天地!”刘志华说。直播带货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农业”,让农业特产能够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走进千家万户的视野,这是一种新探索、新模式。
4月10日下午,聊城市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闫友亮走进直播间,边试吃边“带货”。冠县是大棚油桃种植基地,油桃保护地面积2.1万亩,年创产值3亿多元。全县已发展油桃专业合作组织近百家,获7个“绿色食品”认证。冠县油桃是 “聊胜一筹”农产品品牌,兰沃乡大曲村的大棚油桃种植基地“沙润牌”油桃更是被选定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
而临清市政府党组成员淳悦忠在10日下午两个半小时的直播带货,主要选取的是“康庄手工挂面”、“济美酱菜”、“松林榆木家具”等十余种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临清是中国运河名城,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临清有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2组1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也是著名的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
“你别看这个小番茄个头小,功效可不小,它的糖度在11以上、汁多肉少,经常食用的话能够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作为蔬菜大县的地方官,当天下午,莘县副县长魏晨清重点推介了莘县的羊角蜜、小番茄、水果黄瓜等7种特色农产品,还在线讲解了每款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和种植技术。莘县是蔬菜大县,瓜菜菌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500多万吨,拥有冬暖式蔬菜大棚27万座,大拱棚25万亩,拥有“三品一标”品牌196个,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00家、家庭农场192家,是聊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蔬菜第一县。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欢迎朋友来书画之乡高唐做客,来品尝特色美食。”当天下午,高唐县副县长张怀恒在直播间则为高唐驴肉和手工坠面站台吆喝。高唐驴肉,是高唐县远近闻名的地方传统名吃。其加工精细,方法独特,驴肉色呈酱紫,刀口明亮,清香鲜美,肉烂不散,软而不松,香型独有,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肾的作用。此外,高唐县还是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锦鲤之乡。
10日晚上,在凤祥食品网上直播间,阳谷县副县长韩刚则带领广大网友一起“吃鸡”。“有了炸鸡家庭桶,鸡翅、鸡块、鸡米花、鸡肉棒,统统有,而且分量非常足,品质、美味、分量、价格统统有,让人完全无法拒绝!”直播间内,韩刚不停与网友互动,化身“美食专家”,并为大家现场试吃凤祥炸鸡家庭桶。阳谷凤祥集团是集肉种鸡饲养、商品鸡孵化、宰杀冷藏、肉鸡分割、禽肉熟制品、调味品、生物保健品、畜禽饲料等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等为一体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企业之一,带动周边地区1万多户肉鸡养殖户发展和数万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今天的价格比‘光棍(节)’都便宜。”当晚,东阿县副县长李尚生化身“网络主播”来到直播间,为东阿优质农产品代言。“东阿出好水,好水出好胶。”身在阿胶的故乡,李尚生重点推介了东阿阿胶的产品。东阿是聊城市的水源地,地下水为优质天然矿泉水,每立方水的重量要比标准水重3.8公斤,富含多种矿物质。直播过程中,李尚生向网友先后介绍了桃花姬阿胶糕、“黑驴王子”牌酱香驴肉、“康硒”牌冻干驴乳粉、荣食康牌石磨面粉等系列产品,并推介东阿美食美景,在线带货特色农产品。
“东昌葫芦”名满全国。当晚,东昌府区副区长孟凡志来把直播间搬到了葫芦雕刻大师于凤刚的店内,为“东昌葫芦”站台吆喝。直播期间,孟凡志介绍了东昌葫芦的基本情况,向广大网友普及了葫芦的加工工艺和葫芦文化的内涵。目前,东昌府区葫芦种植面积有一万多亩,品种多达2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基地,约占全国70%的份额,并在新疆、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建立了种植基地,葫芦加工企业有16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东昌葫芦”已经走出国门,畅销世界。
为了帮当地农特产品“代言”,聊城的领导干部们也是够拼的。有的报起了菜名,有的唱起了歌,有的现场“海吃”,一句一个“宝宝”和“老铁”,弄得网友们不“剁手”都不好意思。风趣幽默、接地气,成了这批“网红县长”的代名词。如今,要是没点才艺,还真当不好这个为民带货的“县长”。
聊城的县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带货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率先走进直播间的茌平区副区长刘志华最终交出了直播一小时吸粉10万人,售出2000单的成绩单。后面出场的县长们压力不小,“宝宝”、“老铁”喊个不停,纷纷撸起袖子带着网友们“吃鸡”“啃肉”“品桃”,最后也战绩卓著。其中,阳谷县副县长韩刚的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次达到11.35万次,点赞量90万次,成交量21.8万元;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闫友亮直播带货则吸引了53万人次观看,成交3820单;莘县副县长魏晨清直播卖瓜果3个小时,成交了2万余订单,合计销售额达55万元;而高唐县副县长张怀恒本场直播参与网友人数达到110万,网友现场卖下2000余单高唐驴肉和手工坠面……
近期,“县长开直播带货”一度上了热搜,地方官员们一改平日里严肃、刻板的姿态,以幽默风趣的形象走进网络直播间,用手机直播带货的形式大力推广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而像聊城这样,全部县市区的领导干部同一天踏进直播间的却不多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线下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此外,今年还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短视频电商、直播带货成了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做好农副产品品牌推广的创新渠道和重要阵地。
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电商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当地知名电商品牌,聊城鼓励当地县(市区)开展“县长直播带货”活动,倡导县长在抖音、微视、快手、淘宝直播等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县(市、区)形象代言,推荐县(市区)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
聊城此举旨在借助网络平台,打造本地“网红县长”,形成宣传推介“网红县长”的电商矩阵,借此推出网红爆款和地方特色品牌,并发动社会力量,举办线下直播大会活动,最终助力聊城特色品牌产品的“双线”(线上和线下)输出。
只要县长敢“出镜”,不唯数据论英雄。领导干部敢于把办公室“搬进”直播间,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官场气”变回“烟火气”,干群关系才能更畅通,心才贴得更近。执政为民从不应拘泥于固定模式,过去部分严肃甚至呆板的官员形象和作风已经落伍于网络信息时代。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敢于为民“吆喝”,新时代的官员必定要把握时代特征,契合时代趋势,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能敢担当能作为。
“县长直播带货”不光是带货,还为当地企业、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一种移动互联的发展路子和行得通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并有效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给人民群众一份有人管有人问的信心和发展底气。
农村大众报记者 祝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