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的民宿入住率80%,生态酒店天天有宴席。”临朐县山旺镇凰山村党支部书记席敦忠,假期挺忙乎,“很多青年人因为疫情推迟婚礼,这几天集中来看酒店,现在喜宴都预订到10月份了。”
雨红谷生态酒店内景。
5月4日上午10点多,婚宴现场已有不少来客。
凰山村地处龙条山下,距离县城15公里左右,是个典型的山区村。4年前,村民们还靠种植花生、玉米,外出打工为生。如今,这里的村民,吃上了休闲旅游饭。
凰山村的旅游基地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雨红谷。5月4日,记者一走进景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匍匐的芝樱花迎风怒放,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粉色和紫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丽动人。凉亭里的柱子上缠满鲜花,三五游人围坐一桌,品茶聊天,好不惬意。席敦忠介绍,五一这几天,每天客流都在五六百人,七八成都会留下来吃饭。
龙条山上,芝樱花开得正旺。
“从抖音短视频上刷到这里,感觉特别漂亮,就带着家人来看看。”来自淄博市沂源县的刘美艳说,在这里看星空、听鸟鸣、摘樱桃,一家人特别放松。为了让这次出行更完美,她还提前预订了景区内樱桃小院的木屋,每天600元。“这个钱,有点多,也挺值。”
樱桃小院共有7套木屋,能同时容纳14个家庭入住。
雨红谷景区集生态、休闲、食宿、度假于一体,经营权属于山东龙条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7月开门迎客,开业当月就实现盈利10万元。
“发展旅游需要流转土地,一开始也有村民不理解。”席敦忠坦言,要打消村民顾虑,还得靠利益机制。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反复磋商形成共识,“村民占大头,分红还有保底”。在山旺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席敦忠兼任山东龙条山农业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建立了“企业+村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村党支部牵头, 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将村里的兴农土地股份合作社、置业合作社等3个合作社和光伏发电、中央资金项目等5个扶贫项目统筹发展。
现年40岁的村民曾祥平,是龙条山项目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将3亩地流转给村里的兴农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地租加分红5000元以上,在村里的钢结构厂打工一年工资3万多元。“我以前只种地,现在有流转土地、项目分红、打工挣钱三份收入。”曾祥平说。
看到村里产业兴旺、村民收入倍增,当地政府下了更大一盘棋。
2019年,山旺镇依托凰山村“康养+旅游+生态”发展模式,将席家河、龙泉沟、黄山店、柳行沟等村纳入统筹,规划发展总占地面积10000亩左右,集育苗基地、中医药科技产业研究、医疗康养、高端水生产、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田园-康养综合体,培育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农旅发展新业态。目前,该项目景观带、休闲养生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均已开工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区已完成土地流转。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通讯员 刘明志 刘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