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疲软期,抓住可转债“可固定可灵活”的收益…

2019-11-22   炒股跟Z走

今年以来截至11月20日,沪深两市再融资规模(包括增发、可转债、配股和优先股)为1.0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1%。其中,可转债发行规模大幅提升,同比增近三倍。

可转债兼顾股票和债券的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品种。然而,由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且条款设置比较复杂,分析研究门槛较高,投资者对可转债的关注度并不高。近年来,随着发行节奏加快,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叠加行情表现优异,可转债正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转债市场持续扩容,丰富的转债标的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超额收益机会。

可转债成为重要“胜负手”

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可转债指数上涨20.33%,不仅远高于同期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0.69%的涨幅,还明显跑赢中证500指数17.38%的表现。可以说,今年是否配置可转债,将决定投资者的收益高低,成为今年投资的关键“胜负手”。

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快速飙升并带动整体物价大幅上涨,10月CPI同比增速高达3.8%,根据高频数据及基数计算,明年1月CPI可能进一步提高至5.0%以上,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在此影响下,可转债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债性指标(到期收益率)和股性指标(转股溢价率)均有所改善,反而能有更好的配置价值。

如果说今年以来的转债大涨,更多是极度悲观情绪的修复,那么未来市场的表现,或将来源于政策的友好。一方面,近期央行先后降低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在猪肉价格引发CPI高涨的背景下,释放了较强的流动性宽松信号。另一方面,国常会决定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释放“稳增长”的明确态度。

在这样的政策组合下,股市有望受益于“盈利企稳”,债市有望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兼具股票和债券特点的可转债,或将再次迎来良好的投资机遇。

可转债打新受青睐

现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转债受到了投资者的强烈追捧,先看几家公司的转债价格,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显示,金能科技股价10.27元,转股价11.55元,转债的转股价值88.92元,但转债的价格却高达103.4元;浦发银行转债的转股价值仅有81.26元,但转债价格却高达104.84元。在数百家的可转债中,只有大业转债、永鼎转债等24家转债的价格低于100元,而且它们都是股价距离转股价格非常遥远的公司。这就是说,投资者如果申购刚刚发行的新可转债,由于它们的股价不可能较转股价低出太多,所以打新债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整体来看,可转债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特性,今年以来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回报,近期的调整反而提升了性价比,在政策呵护下有望获得良好的回报。由于可转债投资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对可转债机会感兴趣的普通投资者,可选择相关基金加以配置。从过往历史看,可转债基金年化收益率较高,且回撤幅度远小于偏股基金,牛市可攻、熊市能守的特征使投资者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Wind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5年6月的牛市行情中,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大概为137%,而转债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接近160%;而在2018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跌幅中位数为-24%,而转债基金净值跌幅中位数仅为-8%。

总结

2019年几乎是转债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尽管扩容后的可转债市场相比权益市场仍是小众品种,但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转债已经具备大类资产特性。日前发布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征求意见稿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再融资的供需两端进行了松绑,定增市场或将加速回暖,这对于转债发行可能形成挤出效应。有观点称,未来可转债新券发行上市速度或低于预期,短期内转债存量市场的估值可能出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