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俄罗斯最危险的关头担任总统,上台以后凭借着他的冷静、果敢、刚毅,成为深受俄罗斯人拥戴、支持率最高的领导人。一路走来,他离不开两个贵人的扶助,一个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另一个,就是普京的恩师、俄罗斯政坛的实力人物索布恰克。
1970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正式加入克格勃。1984 年,普京被派往东德工作。六年后,他回到故乡列宁格勒,在列宁格勒大学担任校长外事助理一职。不久后,索布恰克当选列宁格勒市长。正是索布恰克,将普京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助手这个举动,改变了普京的命运,甚至也改变了整个俄罗斯的命运。
当时的普京刚满38岁,只是一个普通的克格勃情报员。如果不是索布恰克的邀请,他很难有机会步入政坛,更不可能成为俄罗斯将来的领袖。当上总统后,普京曾说过,他从没有想过能当俄罗斯的领导人,他童年的梦想是成一名飞行员。
索布恰克是前苏联著名的激进派人物。他外表斯文,能说会道,在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影响。苏联时期,他是人民代表,又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教授,并担任过最高苏维埃立法委员会副主席。
索布恰克与普京
1990年6 月,索布恰克当选为列宁格勒市长后,与谢瓦尔德纳泽、波波夫、雅科夫夫列等激进派人士成立了"民主改革运动"。索布恰克在“8 ·19事件”中坚决支持叶利钦,抵制紧急状态委员会,因此成为苏联政界一位耀眼的政治明星。
在政治上,索布恰克是一位“民主斗士”,他一贯反对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绝对领导,鼓吹在苏联建立西方的议会制。虽然他也曾是共产党员,但后来又主动退党,声称退党是"为了促进多党制的建立"。索布恰克当时苏联的社会动荡归咎于“共产党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认为苏共没有能力摆脱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困境,所以应该下台,由民主派人士来领导苏联。
索布恰克最出名的一次举动是在苏联第五次非常人代会上,提出将列宁的遗体从莫斯科红场迁出。他的这一惊世骇俗的言论,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但是索布恰克对普京却有着不同一般的欣赏。他对普京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很赞赏,力邀普京到圣彼得堡市政府工作。普京当时并没有一口答应,直到几个月后发生了一件事,才普京下定了跟随恩师的决心。
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一起政变。一些手握大权的官员企图罢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实现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有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领导人克留奇科夫等强硬保守派。圣彼得堡市的克格勃领导接到了克留奇科夫的命令,要去逮捕索布恰克。
普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带着几个人直奔机场,将正准备下飞机索布恰克迅速接走,避免了索布恰克落入克格勃之手。虽然这场政变三天后便失败了,但普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却让索布恰克深受感动。普京也通过这件事,与当时的克格勃领导人划清了界限,从此追随恩师,步入了政坛。
营救恩师,是普京步入政坛后经历的第一次重大风险。普京后来回忆说,我当时甚至想过,如果政变分子胜利了,我很可能会被关进牢房。即使没有逮捕我,我今后该怎样养活全家?说句老实话,我甚至想过去开出租车。
1992 年,普京被索布恰克任命为圣彼得堡市副市长,并在两年后升任第一副市长,在圣彼得堡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于市长索布恰克经常外出访问,圣彼得堡市的日常工作实际上都是由普京负责。普京在此期间展示出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让到时候俄罗斯政坛刮目相看。索布恰克非常喜爱普京内敛实干的工作作风,在担任第一副市长期间,普京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全体市民的认可,自己也积累了从政的经验。这也为他后来担任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5月,索布恰克在新一届市长选举中意外失利,忠诚的普京谢绝了新市长的邀请,追随恩师来到了莫斯科。后来在索布恰克的帮助下,普京被任命为总统总务局副局长,再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1997 年 3 月,普京被叶利钦看中,担任了总统办公厅任副主任。两年后,叶利钦又提升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直接对总统负责。这是普京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
当时的俄国,政坛斗争激烈,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国际上面临的危机也不少。而普京在这时显示出了铁腕政治家的本色。当时北约正在对南斯拉夫和科索沃发动远距离空中打击,而普京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派出了一支俄军小分队,抢在英军之前占领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机场,让整个世界震惊。作为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普京在随后的许多涉及俄罗斯的国内外重大安全问题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通往克里姆林宫的大门,也正在悄悄的为普京敞开了。
1999年8月,普京正式宣布角逐2000年总统竞选。当时与其他候选人相比较,普京的支持率并不高,名气也并不大。但普京知道,俄罗斯人民已饱经动乱之苦,都在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领导国家。于是,担任总理的普京出兵车臣,狠狠打击了车臣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支持率也迅速攀升。2000 年,普京击败久加诺夫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从此进入了"普京时代"。
在“8.19”事件中,索布恰克与叶利钦是站在同一阵营的。但是索布恰克一直主张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计划, 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他与叶利钦政见上的最大分歧。索布恰克在担任市长期间,便想在列宁格勒建立市场经济模式,将国防企业转产,把城市建成自由经济区,对叶利钦改革计划评头论足,从而导致了两人的决裂。
在俄罗斯要不要全面放开物价的问题上,索布恰克与叶利钦争吵得不可开交。索布恰克认为放开价格是不可避免的,他呼吁西方把剩余的粮食卖给苏联,而把所得的资金向俄罗斯商人和企业家提供贷款,把这种援助当作发展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强大动力。
如果说以上只是政见的分歧,那么在1990 年3月举行的苏联第三次人代会上,索布恰克主张立即选举总统,无疑被叶利钦看作是想帮戈尔巴乔夫复辟的举动。在那次大会上,索布恰克大肆攻击当时的苏联总理、叶利钦的亲信雷日科夫,从此于叶利钦结下了不解之仇。
索布恰克一直是西方国家欣赏的政治家。1990年访问美国时,美国国务卿贝克便说:“索布恰克是一位改革家,一位民主运动的领导人,这一点是得到美国承认的。”这也让叶利钦不得不更加提防索布恰克,以防西方国家利用他来与自己争权,成为西方国家利益的代表。
1996年,索布恰克在竞选连任圣彼得堡市长时失利。 几乎与此同时,索布恰克接到了检察院关于他渎职、腐败、受贿等多项罪名的指控。当时的俄罗斯媒体宣传工他在国外有大量存款和不动产,叶利钦也签署了对索布恰克的逮捕令。可就在检察院行动前,索布恰克奇迹般地逃到了法国。
1997年11月6日,索布恰克在医生的陪伴下,在普尔科沃机场乘坐一架芬兰飞机顺利抵达了巴黎。直到四天后,俄罗斯的检察机关才知道索布恰克已经离开俄罗斯。
索布恰克成功出逃,要说时任国家安全局局长的普京在里面没有起一点作用,叶利钦是不可能相信的。因为普京是俄罗斯安全部门一把手,安排索布恰克出国不要太容易。 有媒体猜测,叶利钦其实早就知道是普京干的,但他并没有追究——也许索布恰克流亡国外,是个最好的选择。何况普京毕竟是自己选定的接班人,相比索布恰克来说重要得多,再加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普京放过了索布恰克,所以叶利钦也只能装糊涂——此事便不了了之。
1999年7月,在法国呆了三年的索布恰克回到圣彼得堡,此时的叶利钦已决定在这年年底辞职,向时年47岁的普京移交了总统权力。所以索布恰克回国,叶利钦也并没有干预。
叶利钦与普京
2000年2月19日,索布恰克因以及病去世。普京给索布恰克妻子发来了唁电:“索布恰克是我的亲人和老师。他不仅启蒙了我,而且将永远是我做一个品行端正和信念坚定者的榜样。”
在索布恰克旅居巴黎期间,他昔日的朋友大多都疏远了他,只有普京还和他保持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普京一直为避居巴黎的索布恰克提供帮助,索布恰克对此也总是心怀感激。普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在激烈竞争的政治斗争中,还有人能坚守做人的原则与道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_8FZXkBTyfyRS9wr_W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