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欣故事:玩转十二型男

2020-02-02   中国家永远爱你

林嘉欣和范伟的戏份是片中最大的幽默点。用导演张新建的话说,一个是来自香港的林嘉欣,一个是来自东北的范伟,两个人不用谈恋爱,站在那里就是一出喜剧。



初尝喜剧

电影《爱情呼叫转移》第二部《爱情左灯右行》是林嘉欣的新作。《爱情左灯右行》是林嘉欣的第一部内地电影,也是林嘉欣拍摄的最过瘾的一部——第一次和十二位型男谈恋爱。

《爱情左灯右行》继承了《爱情呼叫转移》的幽默方式。主人公聂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电视台主持人,她主持的节目是帮助单身男女速配。可是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充满了讽刺,促成很多人恋情的主持人聂冰却年近30也找不到自己的爱情。就在这时,聂冰遇到了一个天使,他让聂冰拥有了和十二个星座不同男人接触的机会,并嘱咐她在30岁之前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爱情。林嘉欣第一次看到《爱情左灯右行》剧本的时候,就感觉一个女孩子和十二个男人谈恋爱的故事很新鲜。能出演一个有十二个人宠爱的女一号,林嘉欣感觉很幸运。但是让林嘉欣担心的是她很少接触喜剧,更重要的是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北京,整部影片中充满着北京风格的幽默。对于京式幽默来说,长在国外的林嘉欣很不熟悉。导演张新建说,林嘉欣拍戏之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去掉一些温柔,把自己变成一个泼辣的北京女孩。

《爱情左灯右行》不仅涵盖了现代都市中的各种爱情话题,还巧妙地结合了2008年的诸多热门事件。比如奥运会、’08年动荡不安的股市。在林嘉欣看来,导演张新建很辛苦。因为林嘉欣对内地的时事不了解,导演每天都要坐下来给她讲一些最近内地发生的大事,“就像给一个小学生补习功课一样。”

让林嘉欣感觉最奇妙的还是在一个多月的拍摄中,从充满东北幽默的范伟,到帅气逼人的邓超,她几乎和国内各种类型的男明星过了一回招。其实整部电影拍下来,每个男演员的平均拍摄时间只有两天。两天的时间里,林嘉欣就要完整地体会一遍从结识到恋爱再到分手的全过程。而很多时候,影片都是跳拍,“两个人还没牵手呢,就要分手了。”林嘉欣说,她每次拍戏的状态都是到了最后自己都分不清真假。

林嘉欣和范伟的戏份是片中最大的幽默点。用导演张新建的话说,一个是来自香港的林嘉欣,一个是来自东北的范伟,两个人不用谈恋爱,站在那里就是一出喜剧。片中,范伟饰演财大气粗的范大款,不断地用金钱给聂冰制造浪漫,这让聂冰感到很茫然。为了追求聂冰,范大款不惜使出各种招式:在自己的工厂外面铺设一条红地毯,把聂冰当成超级明星一样对待;又把她带到自己开的珠宝店里,让她随意挑选店里的首饰佩戴,还把自己家传玉镯都送给了聂冰。在这几个情节当中,范伟经常有一些经典搞笑的台词,再用他那带点结巴的东北话说出来就分外搞笑:“经理只能卖,老板娘随便戴”、“我拿着丘比特箭追啊追,你穿着防弹背心飞啊飞”、“男怕没钱女怕胖,所以他们都叫我黑马胖子”……每次范伟一开口讲话,现场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笑倒一片了,但是让林嘉欣吃惊的是,范伟从来不受外界影响,从头到尾他演得都很投入,“而我的情绪特别受对方的影响,范伟那么投入地表演也感染了我。”

相比较和十二男星的短暂接触,林嘉欣和饰演天使的黄渤对手戏最多。在黄渤眼中,林嘉欣属于那种不用演戏技巧,用单纯就能击垮一切的女演员。以至于黄渤从来不敢和林嘉欣开玩笑,“她什么事情都会当真。”有一次,黄渤把宾馆客房里的水果拿给林嘉欣吃,骗她说是买来的。结果,林嘉欣当了真,一口一个“谢谢”地收下后,还特地找助理去买了更多的水果回来送给黄渤。黄渤说:“她太单纯了,会很轻易地把玩笑当真,以后不敢和她开玩笑了,否则会心里不安。”

而导演张新建当初曾想过用其他更漂亮的女演员来饰演聂冰,可是越是拍摄到后期张新建越发觉自己找对了人。“林嘉欣有着所有男人和女人都不排斥的亲和力。后来拍着拍着,我觉得林嘉欣的喜感超乎我想象,而且她笑起来,可以说是千娇百媚,真的是让男人很难抗拒。”



逆流而上

笑容可掬、甜美可爱,是林嘉欣给人的第一印象。看起来,林嘉欣是很听话的乖乖女,而了解林嘉欣的朋友都说她的外表太有欺骗性。比如,每次面对别人提出意见,林嘉欣总是微笑,然后中肯地点着头听,可是林嘉欣却说:“其实大多时候我都主意已决,在心里默默地决绝一百次了。” 大家看不出的是,长着娃娃脸的林嘉欣,十五岁就进入娱乐界,如今已经出道20多年。她早已经历过娱乐圈的大风大浪了。骨子里,林嘉欣是倔强而任性的。她15岁断然离家进入娱乐界,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年林嘉欣15岁,她还只是生活在加拿大的普通女孩。在和妈妈商量过之后,林嘉欣决定休学一年去台湾,一年时间,如果不弄出点名堂,她就不回加拿大。至于爸爸,林嘉欣根本不敢和他提去台湾的事。在林嘉欣印象中,爸爸始终是那种很严厉的人,“记得小时候,在餐桌上拿筷子的姿势错了,他都会用筷子打我手。”所以对于父亲,林嘉欣干脆来了个不辞而别。后来林嘉欣得知,父亲曾经焦急地打电话给她的朋友,询问林嘉欣的下落。但林嘉欣却坚持一个电话也不打回家。“我想让爸爸知道我的决定并没有错,等我有了成绩才有脸回加拿大。”

一直到林嘉欣在台湾的第一张专辑问世,她才捧着新专辑,回到加拿大见爸爸。“我把专辑拿给他的时候,他根本连看都没看,就把我抱在怀里。那一刻,我才终于明白,爸爸根本就不在乎我事业到底是不是能成功,只是希望我能平平安安。”

刚出道的林嘉欣主要以拍平面广告和MV为主。张学友的《情书》、黎明的《有情天地》等等MV都是她做女主角。在1995年,林嘉欣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有点想》,1999年8月又发行了一张《单恋物语》,但是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林嘉欣在演艺事业的时间上有很严重的断层。事实上,林嘉欣在台湾遭遇的艰辛,放在任何一个艺人身上都会是噩梦般的记忆。

林嘉欣最大的心愿是拍电影,但是签约公司却坚持要她出唱片,最后几乎要把她硬拖进录音间。由于双方“互不合作”,林嘉欣很快便被经纪公司“雪藏”,公司禁止她在台湾的一切演艺活动。那时林嘉欣才16岁。由于年纪小,根本没有其他收入,可是林嘉欣却不愿开口向家里要钱。在台湾无计可施的她只好以教英文为生。后来还是父母把她接回加拿大继续求学。

四年之后的1999年,林嘉欣回到台湾,发了第二张专辑,可又是因为公司的合约问题,专辑问世才短短一天,又被迫全数回收。“第二次发片简直像是一场闹剧” 。林嘉欣痛苦不已,不得不再回加拿大避风头。因为在台湾发展的不愉快经历,让林嘉欣始终对开口唱歌有点心理障碍。而六年的“雪藏”更足以断送一个艺人一生的艺术之路。林嘉欣说:“当时真的动过放弃的念头,但想想自己进娱乐圈本来是为了拍电影的,还没给自己一个机会,就这么走了?”凭着自己的执著,林嘉欣继续在台湾寻求演出的机会,有一搭没一搭地演过偶像剧,也在电台当过主持人。一直到2001年,林嘉欣选择到香港发展,她的事业才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观众对于林嘉欣的记忆也始于此。



本色夺冠

2001年,经香港导演尔冬升介绍,林嘉欣结识了导演许鞍华。当时许鞍华正在为影片《男人四十》挑选角色,就随手把剧本递给林嘉欣看。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非常喜欢林嘉欣在《男人四十》中演的那个女学生胡彩蓝:胡彩蓝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好像早就在世上打拼过,一眼就能看透很世间百态。林嘉欣说:“当初拿到剧本的时候,就拿给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看,她看完后告诉我,这个胡彩蓝就是你吧。我也感觉到那一阵子我的心境和胡彩蓝很相似。”林嘉欣和导演许鞍华一再要求,希望能够出演《男人四十》中的胡彩蓝。可是导演许鞍华并不看好林嘉欣。导演第一次看到林嘉欣的时候就说:“我觉得你看上去太乖了,而胡彩蓝是有点酷的,很任性的女孩子。”林嘉欣马上告诉她,“不要看我的外表,其实我一点都不乖。”交谈中,林嘉欣把自己在台湾经历的种种事情讲给导演听,许鞍华终于被说服了。

让林嘉欣兴奋的是,和自己演对手戏的是张学友。林嘉欣毫不避讳地说:“张学友是我的偶像,以前填表格时,偶像那一栏我会写上张学友与爸爸两个人,能够跟他一起拍戏实在太开心。”其实林嘉欣16岁的时候,就在《情书》的MV中和张学友合作过,此次和张学友合作让林嘉欣感觉更为熟悉。

因为从小在加拿大长大,之后又到台湾发展,香港对于林嘉欣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拍戏之前,林嘉欣还不太会说粤语,对于台词中很多香港的俚语林嘉欣感觉莫名其妙。“后来张学友安排戏里的学生与我一起培养感情,让他们教我念对白。”林嘉欣学得很快,没过几天,许导演就在现场说,林嘉欣学得太像了,想去掉尾音都不行。林嘉欣很庆幸有张学友这么一个“熟人”在旁边,“让我不至于太紧张。” 《男人四十》中的第一场戏,就是身为学生的胡彩蓝爱上了张学友饰演的老师。但老师有妻有家,可是胡彩蓝不服气,便咄咄追问:“为什么不可以在一起?”这场戏,导演要求林嘉欣要哭,可是不是表演科班出身的林嘉欣最初总是找不到情绪,哭不出来。张学友就带着林嘉欣表演,和她一起重复对白,和她一起哭。直到林嘉欣可以大声哭喊出来。

林嘉欣很庆幸,自己终于演到了一部好电影。“那一阵子我都处在一个很亢奋的状态,即使收工了,都还想留在片场,不想回家。”让林嘉欣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她会凭借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男人四十》而得奖。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的意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男人四十》中的主演张学友和梅艳芳都空手而归,而林嘉欣一个人就摘得“最佳新人奖”和“最佳配角”两个奖项。对于自己电影处女作《男人四十》林嘉欣并不十分满意。“每次看都觉得演得不大好,我只给40分,不及格,所以上台领奖时我是有些惭愧的。” 事实上,到香港半年以后,林嘉欣对自己的表演依然没有信心。以至于她的行李从没真正打开过,每天她只是将换洗的衣服,洗好、叠好,再收进皮箱里,原来林嘉欣一直抱着“拍完这部戏就该回家”的念头。就在林嘉欣凭借《男人四十》获奖后,她竟然一度想放弃从影,回加拿大读书。“不久,罗志良导演来找我为《异度空间》试镜,这才坚定了我从影的决心。”



怀念张国荣

《男人四十》以后,林嘉欣努力不让自己走上本色表演的路线。“我本来长得比较像小孩子,如果再演小孩子一样的角色,我就觉得很无趣。”而《异度空间》正是给了林嘉欣一个改变的空间。

林嘉欣承认《异度空间》里的角色最难把握,戏中她饰演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女子,时常自言见鬼。但她又从不承认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因此极度抗拒。这个角色情绪起伏相当大。起初林嘉欣并没有信心胜任此角,但张国荣给了林嘉欣很大的勇气。

片中,林嘉欣和张国荣有很多对手戏,虽然导演选中了林嘉欣,但是对于从未合作过的林嘉欣,张国荣很坚决地要求和她对一次戏,再决定是否用她。有一次,林嘉欣在公司门口遇到张国荣,走过去打招呼。很让林嘉欣意外的是,张国荣的第一句话就是: “嘉欣,我们来试一场戏。”林嘉欣睁大了眼睛问:“啊? 试一场戏,现在?”就在公司大门口,林嘉欣和张国荣试了《异度空间》里的第一场戏。“第一次跟他试戏时候,我特别紧张,因为眼前就是张国荣,感觉很慌又很兴奋。”林嘉欣第一次表现的并不好。张国荣没说什么,只是和林嘉欣谈天。“我想他是想多了解我一下。然后我们就第二次试戏,这次我很轻松地演过了,但现在还是感觉好险。如果第二次不过的话,可能就没有《异度空间》中的我了。”

剧组中,不管工作人员还是演员都习惯叫张国荣“哥哥”,因为他很会照顾后辈。林嘉欣情绪不好的时候,张国荣就真的像年长的哥哥一样陪着聊天;“哥哥知道,如果想拍出一部好的电影,就不能单看他自己的表演和想法,所以他会很照顾每一个工作人员。林嘉欣很清楚的记得有一场戏,张国荣饰演的角色最后也出现心理问题,总是能感觉到已经去世的女友在一直跟随他,导演要求林嘉欣默默地抱着张国荣、安慰他。“我发现抱他的时候,他身体一直在抖,他不是在演戏,是真的在恐惧。”看见张国荣害怕的样子,林嘉欣很紧张,束手无策地哭了起来。结果导演一喊停,张国荣马上就问林嘉欣:“肥妹,你一会想去哪里吃饭?”“因为那时候我还有点婴儿肥,他总是会逗我,但是我也能感觉到,他是在保护我的心理健康,让我很快抽离角色,不让他自己入戏的状态和情绪影响我。”直到今天林嘉欣都很怀念哥哥一般的张国荣。也感谢张国荣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入戏的感觉。 “原来电影可以让人发现那么多的情绪,有些情绪是以前从没有体验过的 ,之后我觉得我离不开电影,离不开这种感觉了。尽管不是每部戏都这样非常投入,但一进入那种状况我就好享受。”



“鬼后”的诞生

《异度空间》之后,林嘉欣接连拍摄了《救命》《怪物》等多部恐怖片,很多影迷戏称林嘉欣是最美的“鬼后”。今天林嘉欣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拍摄《怪物》时候的心境。在电影《怪物》中,人们已经看不到那个甜美面孔的林嘉欣了,相反一张被毁容的狰狞面容进入观众的视线。当初公司的经纪人认为林嘉欣出演《怪物》很有自毁形象的危险,并不支持。可是林嘉欣还没有看完剧本,就下定决心出演《怪物》了,其中吸引林嘉欣的正是剧中“怪物”那张让人恐惧的面容。进剧组的时候,林嘉欣甚至有些小得意,她相信一定不会有其他女演员敢演这个既反面又丑陋的形象。

但是在《怪物》剧组中,每天7个小时的脸部特效化装就首先让林嘉欣吃尽了苦头。为了达到脸部血肉模糊的效果,化装师把很多硅胶贴在林嘉欣脸上。每一次卸装,林嘉欣都要忍受着揭皮一般的疼痛。而且剧中角色的一只眼睛是瞎掉的,林嘉欣的一只眼睛要戴上白色的隐形眼镜作为假眼。林嘉欣说,我每天一睁开眼睛,看着世界都觉得一边模糊一边清醒,这很影响我内心的情绪。”



片中林嘉欣的台词很少,尤其是和舒淇的对手戏中几乎没有对话,人物感情都是要透过肢体语言表达。吊威亚,爬电梯,林嘉欣在《怪物》中的动作戏份不亚于一部武打片。在拍摄“怪物”泡在污水里的一场戏时,因为水很脏,林嘉欣刚一下水就起了一身的疹子。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林嘉欣的道具假眼还掉进水里,她要马上拣起戴上,到了晚上她眼睛也发炎了。这场戏拍完,林嘉欣的身心都特别辛苦。近一个月的拍摄,林嘉欣每天睡3个小时,精神处于很脆弱的阶段,接近崩溃。当时的林嘉欣意识很模糊,“拍到最后,我都分不清是在演戏,还是我真的变成怪兽模样,特别痛苦。” 但是导演却很满意林嘉欣的表演,因为她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最贴近剧中人物。

其实林嘉欣每年参与拍摄的电影并不算多,而且大多是一些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每个角色认真的态度。无论角色大小,林嘉欣都很用心地去体会,很贴切地去诠释。



林嘉欣坦言:“在香港要拍一部电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就更难。我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范围里挑一些我喜欢、有新意的角色。就像《怪物》这部电影,有的时候票房不一定很好,但是在《怪物》里,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觉得我得到的已经够了。我一直担心被固定在一类角色上,所以我需要不停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