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交通人化身驻村指导员,飞入寻常百姓家,受到车俊书记高度赞扬!

2019-08-01   绍兴交通

今年7月18日,浙江省委召开纪念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实施15周年座谈会。绍兴市柯桥区交通运输局张幼庆作为全省四位驻村指导员代表,也是唯一的交通代表,向省委书记车俊作了驻村指导工作的汇报。

车俊书记听完汇报,给于张幼庆高度赞扬,并用“三个只要”来总结他从张幼庆身上获得的体会:“只要我们真心做事,老百姓都会拥护支持;只要我们用心做事,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潜心做事,功成必定有我。”

得到省委书记的赞赏,张幼庆既高兴又平静,他说:“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无数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我深深认识到,只要真心全意给百姓办实事、破难事,一定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张幼庆,作为一名老“运管人”,是一个扎根交通运输事业24载的“老黄牛”。2016年4月,受组织选派,他到稽东镇裘村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整转工作。

稽东镇位于柯桥最偏远的南部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裘村又是稽东镇的薄弱环节。该村班子弱,积累问题多,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村民对干部失望了。甚至在班子内部,也矛盾重重。“开一个会议,常常人都到不齐。”张幼庆回忆起刚到裘村的印象。

“裘村的现状,跟当时村领导班子不作为,没有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有极大的关系。”前脚刚到裘村,张幼庆就立即抓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每周工作例会,完善“三会一课”和每月主题党日等活动。

刚开始,不少村干部还不习惯。开会缺席,会中交头接耳等恶习屡屡出现。张幼庆直接警告他们,并约法三章。如,有问题要举手发言,不容许会中私下交头接耳等。几个月下来,裘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不少百姓不相信这位“空降书记”。于是,张幼庆决定为村里做几件实事,建立百姓对他的信任。

到村第三天,张幼庆发现村里的道路破破烂烂,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为了改变现状,张幼庆立即向单位汇报,得到区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马上组织公路养护工人对裘村村道进行修缮,让多年失修的村道焕然一新。张幼庆还发现老年活动中心里连桌椅都没有,百姓参加活动还要自带小板凳。于是他又回到单位向领导汇报,申请把交通运输局闲置的上百件桌椅和办公用品运到了裘村。

第三件事,张幼庆组织了15位医疗方面的专家为裘村老幼进行免费体检。“那天非常热闹,有300多名老人和孩子前来体检。有的老人还从5公里外的自然村赶来,体检持续了4个多小时。”一位裘村村民告诉记者。最后一件事,张幼庆联系了浙江勤业集团,与村里18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结对。18名学生每人都得到了大量学习用品和数十件新衣服。“他们当中最多的拎着七八个包裹,开心极了。”张幼庆说。

四件民生实事干下来,裘村村民对张幼庆刮目相看,百姓都说“这个书记不一样”。“村里有两户村民有矛盾,闹得很凶,之前找村干部,谁都解决不了。最后请张书记来协调,两家都听他的,问题迎刃而解。”一户村民说。裘村有个最刁蛮的百姓,对之前村干部的不作为感到不满,常常碰到干部指鼻子就骂。有一天,这位“刁蛮百姓”特地上门,“哟,您就是张书记啊!”说着就竖起了大拇指,“您做我们村书记好啊,我们是不会骂你的!”

2012年,裘村被列入空心村改造,涉及农户42户,当年完成12户改造。后来,裘村时任村书记和村主任都因违规参与空心村改造捞取利益被判刑了。而续任村干部没有能力继续实施,一直拖到2016年,百姓意见很大,也失去了信心。张幼庆决心解决这个“老大难”。

那年,柯桥区成立了帮扶整转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任组长,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区科协、水务集团等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组员。该领导小组每年开两次会议,专门解决整治农村问题。

看到机会,张幼庆潜心去调研,像个“老中医”。他将裘村的实际情况摸透,而且还做了几套方案,供上级参考。在方案上会讨论前,他还特地找了各个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商量方案的操作难易程度及可行性,争取找到“最优解”。

最终,经过多方努力,帮扶资金从年40万增加到125万;宅基地指标从原计划3亩增加到7亩。这期间,有两户农户常年在上海和无锡经商,家里仅剩老人留守。两家人不愿意拆迁。

于是,张幼庆和村班子同志数次赴上海和江苏无锡,亲自到两户农户家里,苦心婆心讲政策,讲道理,最终把两户农户给感动了,接受了空心村改造。仅用了一年,“烂尾”了五年的空心村改造完成了。

空心村改造圆满完成,柯桥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张幼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张幼庆的做法值得学习。于是在2017年6月,该区党委组织部将张幼庆转到华舍街道沙地王村任第一书记,解决另一个迟而未解的难题——城中村改造。

沙地王村城中村改造任务非常紧,政府部门希望2017年年底前能够圆满完成拆迁工作,当时年已过半。再加上该村领导班子弱,一直推不动,上级领导非常担心。

一上任,张幼庆就开展调查研究,找问题根源。他召开村两委会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走访村老干部、党员、乡贤、村民。晚上学习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和法规。经过十余天调查摸底,他发现:村里收集整理的村民宅基地相关资料严重缺失;政府补偿款与实际房价相关甚远,百姓不能接受。

他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向上级汇报,建议缓步推进。接着,又组织村干部收集完善补充核准村民宅基地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召开多层次的会议,宣传城中村改造政策,严肃拆迁纪律。

柯桥区帮扶整转领导小组再次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党员、村民、乡贤代表参会讨论,广泛收集意见。会议强烈要求调整安置方案,由货币安置为主改为实物安置为主。后来,此事得以圆满解决,沙地王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从裘村到沙地王村,张幼庆驻村帮扶已有四年。四年来,他感触良多。他说:“要精准找到百姓的合理诉求,做老百姓的代言人,心中有百姓,用心做事,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做好工作,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