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史湘云和黛玉的2次对话,标志着她们的“由恨转爱”

2020-07-01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红楼梦》:史湘云和黛玉的2次对话,标志着她们的“由恨转爱”

《红楼梦》:史湘云和黛玉的2次对话,标志着她们的“由恨转爱”。

《红楼梦》里,史湘云是一个被大家忽视、却又逐渐被现代人喜欢的角色。她潇洒不羁的个性,似乎更有率真之情。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更有生活的气息,不像黛玉宝钗那么“出尘”。

史湘云的身世和黛玉也有点相似——都是父母双亡。所不同的是,史湘云还有一个叔叔可以依靠。这个叔叔还是继承了爵位的。所以,和黛玉比起来,表面上的史湘云,也就不会像黛玉那么有寄人篱下之感。

因为同在京都,史湘云经常在贾府和家里之间走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在贾母的心中其实是很有分量的。

而黛玉进府之后,对贾母而言,毕竟这是自己唯一女儿留在这世间唯一的骨肉。血浓于水的亲情,史湘云这个娘家的侄孙女也只得退而居其次了。这也导致史湘云心中,对黛玉有一定的误解,甚至说是“嫉妒”。

就像我们孩时,对宠爱自己的长辈总有那么一份“独占”的心理。在黛玉到了贾府之后,史湘云会有这种感觉是很自然的。

因此,我么可以见到,很长一段时间里,史湘云和对黛玉并不咋的,甚至说是一种“挑刺”的身份。反而更和宝钗相处亲密一些。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但在后来的交往中,黛玉的“真”逐渐感化了史湘云。相对来说,宝钗的善意反倒有点不适应史湘云的个性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史湘云,逐渐和黛玉走得勤密起来,最后还成了知心朋友。这份感情,在中秋之夜得到了深切的体现:

第76回,中秋之夜,黛玉禁不住感伤,悄悄提前退了席。而史湘云则一直陪伴她,安慰她的,还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一直以来,史湘云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个乐天派,更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大家闺秀。而敢于说真话就是她的特点之一。所以才能屡次说出“宝姐姐可恨”之类的不加掩饰的话语。

一般来说,这样个性的人,在安慰人的时候反倒显得有点拙口,无法找到什么花言巧语之类的贴心话安慰别人。

史湘云一方面劝黛玉保重身体,同时还不忘记又逗黛玉开心。这一瞬间,忽然间让人觉得,这个成天嘻嘻哈哈、咋咋呼呼、还风风火火的史湘云已经长大了。也开始懂得怜惜和体贴别人了。

而且,这个体贴和怜惜的对象,还是自己一贯“嫉妒”的人。

为什么说史湘云陪伴黛玉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黛玉是个“小心眼”的人。在贾母面前的任性,虽然不经意看不出来,但确确实实是有的。黛玉对宝玉,那更是兴之所至无所不为,挑剔得很。这是因为她知道,这是爱她的人,她可以卸下面具,轻松地活一回。

但是对王夫人对邢夫人,就不是这样了。黛玉做得那么得体那么无可挑剔。甚至在刚进府的时候,就能轻松做到天衣无缝。

而黛玉和湘云第一次相见时,就显得比较随意了。一出场就曾“学舌”史湘云叫爱哥哥,无非就是“嘲弄”湘云有点咬舌,但那只不过是一种善意的嘲笑罢了。

在黛玉看来,自己和史湘云是“同病相怜”的。尽管史湘云还有自己的“家”,但都是无父无母的女儿。更主要的是,有贾母在,这就成了两人一个很好的交集了。

对黛玉来说,亲密的人说话就不需要那么注意了。但正是这份不注意,偶尔间就刺痛了史湘云。因此,很长时间里,史湘云都和黛玉不怎么对付。也加入了拥钗的行列之中。

因此,我们见到,史湘云来贾府,最开始是住潇湘馆的,只是后来住到了蘅芜苑和宝钗一起了。

直到第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再来看湘云和黛玉纠葛,就是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了。湘云抽了支香梦沉酣的签: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

黛玉打趣湘云醉卧芍药裀,史湘云马上拿宝玉失心疯时说的“林妹妹要坐的那只自行船”去针锋相对,毫不相让。

但这种相斗,没有半点哀怨之情,唯剩下姐妹间的坦然情谊。无论是黛玉还是史湘云,都已经释怀了。对一切都已经释怀,才能做到这份坦然。

所以,也才有了这一回中秋之夜的两人一起。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史湘云在安慰、在陪伴黛玉。其实,何尝不是两人的相互依靠?

都是蕙质兰心的女子,在这个茫茫人海中相遇,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番陪伴,也就成就了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名句。

而诗词之所以感人,其实本来就是诗人的情在感人而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Ok0C3MBfGB4SiUw3M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