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当记者提到这句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流行的话时,杨娟笑着说:“不不不,我们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不再是孩子,可以担起责任来了。这次请战,我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杨娟
杨娟是蒙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90后”护士,也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今年1月,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得知医院在选派援鄂的护理人员时,她第一时间写好请战书,请求上一线,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杨娟出发驰援湖北
“很牵挂孩子,虽然现在不能陪伴他成长,但我相信,等他长大得知这个事情,一定能理解妈妈。”尽管放不下孩子,但出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本能,杨娟还是尽快调整心态,迅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杨娟
从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中医院转战到嘉鱼县康泰医院,再到嘉鱼县人民医院,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责任。杨娟凭借着曾有5年重症监护室护理经验,在支援过程中,她主要负责护理确诊病人和危重病人。
照顾患者
3月6日,是杨娟连续工作26天后的第一次休整,回想起之前在隔离区工作的日子,杨娟说有考验、有温暖、更有责任。
作为一名护士,杨娟的日常工作就是执行医嘱,分发核对药品、输液、采集咽拭子、送饭、给病区消毒、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抚……“看起来不难,但却很琐碎,外加上三级防护的要求,不仅考验体力,也给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患者发放午餐
杨娟告诉记者,由于戴三层手套,护士们触摸病患静脉时,触感变得异常微弱,加上防护镜经常会起雾气,想要“一针见血”,还真不容易。为此,工作之余,医护人员也会借助微信视频,互相交流经验,力求扎得既快又准。
给患者送苹果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疫情期间,很多病人情绪不好,杨娟看到后,耐心向病人解释,疏散病人心结,尽量满足病人生活上的需求,并将医院分配给她的苹果带到病区分给每一个病人,鼓励大家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疫情。“不要害怕,我们一直在你们身边!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
医者仁心,杨娟说:“在嘉鱼工作的20多天,每天都能听到病患发自内心的‘谢谢’,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力量和温暖。”
67岁的杜大爹是2月10日收入嘉鱼县中医院治疗的,由于手上有留置针,行动不方便。住进医院十多天,胡子长长了,可碍于负责照顾他的医护人员都是女性,杜大爹迟迟不好意思开口。细心的杨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买来剃须刀在病房帮杜大爹剃掉胡子,同时告诉他:“你别怕,安心养病,现在有党和政府,还有国家派来的医务人员,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患者杜大爹治愈出院后发来的感谢信
2月26日,杜大爹治愈出院,被统一安置到集中隔离点观察,他特意发来感谢信。而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3月9日,杜大爹的儿子特意打电话告诉杨娟,他们一家五口都已平安出院。“听到杜大爹全家团聚的好消息,我很开心!”杨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采访的最后,杨娟说:“这个地方虽然是疫区,但是嘉鱼人民感恩的心,真的让我很感动。疫情,疫中有情,疫中见义。”
杨娟的入党申请书
在支援湖北过程中,杨娟还做了一件她一直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在战“疫”前线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实习记者:初政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张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