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线——苍茫无人区

2020-04-16     凌云户外旅游

叶城 是 新藏线 的起点, 新藏线 也就是219国道,从 叶城 的零公里处开始一直到 西藏 的 拉孜 县,全长2000多公里,是 新疆 与 西藏 之间唯一的公路,从 中亚 沙漠进入青藏高原,从伊斯兰文明进入佛教文明,地理和文化的巨大变化非常吸引人。这条路实在太偏远,是西部的西部,几乎挨着 中国 的西部国境线,使得G219大概是游客最少,最有苍茫感的进藏之路。这次既然经过 叶城 ,就考虑着顺便走一下 新藏线 。看来只能走到哪算哪了。百度地图上的 新藏线 , 叶城 到 狮泉河 段:


向着 昆仑山 的方向前进。地平线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山脉,此时正披盖在美丽的白雪之下。想着又要进入壮美的青藏高原,心中充满了兴奋与期待。走向 昆仑山 的路上:

一直担心再往前走会不会遇到大雪封山,但不久路边没有了积雪,路上的公安检查站也放行了。在一条宽阔的峡谷中行进了很久,过了几个维吾尔人村庄,一路都几乎没有其他车辆,开始进入一个狭窄的峡谷,这里的山势徒然陡峭起来,土黄色、光秃秃的崖壁高耸着:

随着海拔升高,柏油路变成了搓板路和土石路,路上也有不少暗冰。到达海拔3000多米的第一个达坂——库地达板上,就看到了另一侧南方层层的山峦,巍峨的昆仑雪峰在远方一字排开,那就是之后要去的方向:

新藏线 确实是让人感觉最苍茫的一条进藏之路,不像川藏线、 青藏线 大多还能看到一些草原、灌木甚至森林,这里全是巨大而荒芜的山峰,一路上都只有岩石和黄土,几乎寸草不生,像在外星球表面。越过库地达板后就是一段同样漫长曲折的下坡,下降1000多米海拔到了峡谷中,沿着谷底的河边开很久:

在库地乡需要边防证才能通过,我行前已经办好边防证。

这一段 昆仑山 属于西段,出镜率远远不如青藏公路经过的东段 昆仑山 ,而那是在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地方了。攀爬第二个达坂——海拔4950米的麻扎达坂的路:

麻扎达坂位于一座山脊上,风非常大,而且近5000米的海拔,氧含量骤降,下车后有点感觉发飘。气温也很低,虽然是中午,也只有零下10度左右。从 新疆 到 西藏 ,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海拔适应,从一千米左右的 叶城 ,一天之内上升到四五千米,这是很罕见的海拔升高速度,而且这周边巨大的荒漠地带造成氧含量比 西藏 很多同海拔地区更低。以前从 新疆 进入 西藏 的部队,常有集体高反病倒甚至牺牲的。我这次主要就是不停地超量喝水,然后注意补充适量维生素C和能量,加上可能之前去高原比较多,身体也容易适应,所以除了刚开始头顶有点隐隐作痛,就没有其他什么高原反应了。这里往西有一条小路就是通往世界第二高峰—— 乔戈里峰 所在的克勒青河谷 的,但是没有手续不能随便进,汽车也很难行走,一般都是雇佣骡马进山。新藏线 最近的地方距离 乔戈里峰 不远,但并不能看见这座世界第二高峰。兵站解放军给我做了非常香甜的泡面:

黑卡达板的路:

两侧的雪山渐渐被晨光照亮, 在康西瓦达坂上迎接曙光:

康西瓦达坂后有一个烈士陵园,埋葬着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在这里牺牲的战士,巍巍 昆仑山 衬托着他们的墓碑。我走下车,在清晨刺骨的寒冷中走过那上百座墓碑,太阳在东方地平线升起,金色的光芒映照大地,偶尔刮来一阵呼啦啦的风,然后四下又归于静寂。远处的 新藏线 没有一辆车,整个天地只有我陪伴着这些长眠的人。想起一首八十年代的老歌《血染的风采》:“……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做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 共和 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 共和 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新藏线——苍茫无人区

康西瓦附近的 昆仑山 :

过大红柳滩不久就开始爬升,到了全程第一个超过5000米的山口—— 奇台 达坂,这里是 叶城 到 狮泉河 全程的中间点:

翻过 奇台 达坂,就离开了 昆仑山 下的峡谷,进入一片开阔的荒原地带,这里就是阿克赛钦地区了。阿克赛钦是一片不毛之地,地上连草都没有,很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白花花的盐。这里开始都在5000米左右的海拔行驶,比之前219国道平均又高了一千多米,而且根本没有能下降海拔的地方。很多从 新疆 来的人都会在这里严重高反。这附近有个地名就叫死人沟,传说以前很多人途径这里因为高反、寒冷死掉,就在路边埋了。即使现在,这里的武警每年都要救助很多旅客。一直以来, 新藏线 最难的就不是路况,而是这样长距离的高海拔路段,这是其他进藏线中少见的。荒凉的阿克赛钦地区,路边常见白色的盐花,这片平坦的盆地可能曾是一个巨大的盐湖:

阿克赛钦荒原远处的 昆仑山 :

随着向南越来越接近 西藏 ,大地上开始覆盖草皮,不久就经过了219国道上的 西藏 阿里 地区大门,进入 西藏 地界了。疆藏交界处的风景:

进入 西藏 就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的藏羚羊:

泉水湖:

界山达坂, 新藏线 的第二高点,海拔5300多米:

界山达坂

红土达板, 新藏线 最高点,海拔5380:

在一个湖边遇到进 西藏 ,西藏 境内的大地多了一层植被,比 新疆 更多了一份秀美。东面的青藏公路、 祁连山 公路、 兰州 到 甘南 的路,也都有类似的情况。由北向南进入高原后,景观由干旱的黄土地貌变成了美丽的草甸。应该是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怪石嶙峋的冰峰:

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无人区行驶近300公里后,到了 西藏 境内第一个乡镇

西藏 多玛乡:

傍晚赶到中印边界的班公错,湖的另一头就属于 印度 了。湖水结了冰,湖岸的冰还保持着波浪的形态:

214国道1K里程碑,上面都是骑友的涂鸦,不过我一路没有看到骑友,应该是季节的关系:

中午时分,荒漠里的龙卷风,移动很快:

一个龙卷风在我前面几十米的地方横穿过路面:

快到 狮泉河 ,南方的一片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了:

中午到达 狮泉河 镇,城镇很大很新(按照藏区的标准),建在 狮泉河 的两侧。各种现代设施也很齐全。荒野与文明,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奇妙地交会。阿里 地区海拔高、空气好、云量少,又没有光污染,是极好的天文观测区域, 狮泉河 往南20多公里有全国最好的天文台,还有 西藏 阿里 暗夜公园。天文台在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这里是拍摄星空的好地方,不过我去时天文台没有人,冬天外头风又太大,没有坚持到晚上就撤了。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000米的天文台:

狮泉河

天文 台南 方可以看见喜马拉雅山脉:

阿里 地区主要的景点以前都去过,所以第二天就踏上返回 新疆 的路了。在 南亚 文化圈的角落兜了下,又返回 中亚 文化圈去了。如果此行最后能到 阿尔泰 地区,那这一次行程本可以跨越 北亚 、 中亚 、 南亚 三个文化圈,会很神奇。路边远处的藏野驴:

界山达坂附近路上积满冰雪,而来时并没有,让我很担心回程被冰雪耽误,好在行驶不久又消失了。只是局部的降雪:

多玛到疆藏交界点这段路,常看到羌塘无人区的标示碑。这片藏北的 中国 最大无人区,是极少数探险家的乐园,穿越羌塘一般都是从这段公路边出发,用数十天时间穿出。新藏公路经过的羌塘无人区边缘:

傍晚到了大红柳滩附近,残阳映着雪山:


这天是阴天,感觉随时会下雪。担心冰雪封山,所以一直在赶路。

雪中的麻扎达坂山路:

越往上雪越大,其实一路景色很漂亮,但后来急着赶路,怕时间越久雪越厚,就没有拍照,现在想来挺可惜的。下山的路同样艰难,只能用20到30的速度慢慢走,不断点刹车,有时切换到手动挡用低档位的发动机制动。图中那辆卡车后来费了很大的劲才超过,因为实在很难开快:

关注凌云,2020跟随凌云一起去新疆旅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LS-hXEBrZ4kL1Vi7I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