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岚 张俊萍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家伟
弯下腰聆听自贸区企业心声,“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推动实现这样的愿景,是税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市税务局多方了解自贸区企业诉求,“对症下药”帮助获取政策支持,以多种暖心举措破解“资金难”“融资贵”等诸多难题。
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即将进行二期扩建的消息传来,相关税务人员立即意识到,如果英特尔获得一般纳税人试点资格,将全面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增强从国内市场扩大采购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的意愿。初步估算,其巨额扩建工程支出产生的10多亿元进项税额将全部形成出口退税退付企业,大大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市税务局第一时间深入企业核实数据并向有关部门汇报相关情况,为大连市出口加工区最终在全国122个区域中脱颖而出、获得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持。作为大连地区首户享受该政策的企业,英特尔公司的减负成效将带动大连出口加工区内更多企业加入一般纳税人试点行列,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前沿作用的新机遇摆在眼前。
“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困扰着部分企业。为此,市税务局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推进“银税互动”,每年将企业纳税信用级别等涉税信息提供给合作银行,对守信纳税人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切实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自贸区,市税务局率先推行在首次采集办税信息环节,针对中小微企业未来融资需求主动开展“税易贷”签约服务,享受到此项服务的纳税人都喜出望外。截至2019年底,仅建设银行自贸区支行就通过“税易贷”为自贸区341户守信企业提供了无抵押信用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贷款余额1.05亿元。企业纳税信用的附加值得以充分提升,税务工作对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助力效应也在迅速拓展。
市税务局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运用税收激励吸引投资,强化区域经济国际联动,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推动面向东北亚、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区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