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县勇担当,省际廊道绘新章!看,这是封开交出的“成绩单”

2019-12-16     肇房网

晒晒封开这份“成绩单”

地处“三圈两带一区”(珠三角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交会节点的封开县,今年紧紧抓住“双区驱动”“双核联动”重大历史机遇,以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大力实施产业强县、乡村振兴战略,谋划推动封开新发展,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桥头堡、跨省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肇庆建设广东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作出封开担当。

今年以来,

封开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都有些什么亮点?

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

倾全县之力推动试验区建设

11月18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6个重点项目举行集中投产仪式,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新增年产值达43.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870个。其中,顺盈森能源光电、宿龙高科智能终端触控、圣享电子变压(电感)3个项目来自试验区平凤拓展区。

近年来,

封开县以实施“366”工程

和“1133”工程为抓手,

持续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年”“招商引资年”

和“项目落地年”活动,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持续改善。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是代表广东参与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平台,

也是封开县产业强县、创新发展的主战场。

封开县将试验区作为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载体,倾全县之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通用厂房建设和土地储备力度,成功引进重庆盈田公司,按照设计、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模式建设80万平方米通用厂房,推动园区扩能增效。

如今的平凤拓展区,一排排高标准的通用厂房坐落有致,厂房内企业生产秩序井然,宿舍、食堂、篮球场、商店等生活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园区路网初步形成,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园区产业承载力不断提升。

围绕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试验区、封开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成招商小分队赴深圳、广州、东莞、重庆、湖南、上海等地开展精准招商,与企业洽谈对接,推动重点区域招商常态化。

今年,试验区、封开县联合招商委共签约项目11个,计划投资总额22.85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或行业100强企业项目1宗;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或行业“隐形冠军”项目2宗;引进单个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港资项目1个。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封开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生命线,汇编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通用厂房租赁、产业转移、创新、金融、人才、用地、市场开拓、企业发展等方面对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全力破解企业落户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此外,封开县建立县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执行“一月一统计、一季一通报”的跟踪督查制度,积极协调项目审批、办证、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推进项目顺利落地投产。

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作为一个山区县,

近年来,封开县将产业兴旺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突破口,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挖掘和利用山区县的自然资源优势,

念好“种养”经,打好“三农”牌,做足“扶脱”功,

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将短板打造成“潜力板”。

为了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封开县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扶持农村农业的“三高”产业项目,以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着力打造粮食、畜禽、水果、茶叶4个亿元产业集群。

2019年,封开县新增投入市县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合计3085万元用于发展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封开县19家涉农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带动3.23万户农户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封开县如今已形成江川菠萝、平凤香蕉蔬菜、江口竹荪、大洲兰花秀珍菇、白垢黑皮鸡枞菌、都平粉蕉、长安茶叶、南丰水律蛇、渔涝番薯干黄烟、杏花鸡养殖、莲都龙潭藕、长岗封开油栗、罗董柿子牛肉干、金装绿萝、河儿口板栗南瓜、大玉口蜜糖茶籽油等特色产业。

今年3月,广东省公布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封开县杏花鸡产业园名列其中。封开县将从组织、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对产业园发展予以保障,不断创新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一心双核三基地一走廊”的总体布局,着力将其打造成珠三角智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岭南绿色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广东省县域乡村振兴样板区。

封开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仅封开县的2家杏花鸡龙头企业的年出栏鸡苗量就达1500万只,总产值15亿元。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期末,封开县杏花鸡种鸡存栏达50万套,年供应杏花鸡优质种苗5200万羽,饲养杏花鸡肉鸡达5000万只以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封开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出一批有特色、效益高、可持续的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封开县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股份合作、代耕代种代养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农村产业发展带动下,

2019年封开县拟退出

省定相对贫困村27条,退出率96.43%;

全县拟退出贫困人口

5136户12439人,退出率96.53%。

示范带建设扮靓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

封开县把“省际廊道”美丽乡村

示范带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实现目标”要求,

立足现状,着眼长远,谋划建设独具特色、

生态宜居的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

规划之初,封开县就定下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严格执行三大要求,按照“灵魂在水、根在文化、生命力在产业、核心在美丽、持续发展在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突出“展示历史文化传承带、共享国家战略振兴带、体验绿水青山旅游带、再现文化商旅古驿道”四大功能,将“陆道、水道、碧道、绿道、赛道、古驿道”六道融合,以路为廊、以水为链,串点连线、以线带片,系统布局示范带各项规划功能。

在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础上,封开县开展绿化美化专项行动,在贺江沿线建设风景长廊,完成20多公里公路沿线节点美化绿化,打造集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东安江和贺江在封开县大洲镇大洲村处交汇,碧绿的贺江水蜿蜒南行。位于大洲村贺江边的龙皇岛码头公园是封开县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项目之一,日前,随着该公园部分建成并对外开放,许多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欣赏贺江美景。“乡下地变景区了”,当地村民切身感受到示范带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而在一年前,龙皇岛码头公园所在的地方不过是一片竹林和荒地。当大洲镇提出要砍掉竹林建公园时,当地群众一时难以接受。当地拥有30年党龄的大洲村党员董建林拿起大刀,带头砍掉自家的竹林。在董建林等党员带动、劝说下,80多名大洲村民无偿献出自家竹林地,支持示范带建设。

在示范带建设过程中,像大洲村这种党员带动群众支持建设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大洲镇上律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麦木祥在本村“三清三拆”过程中不慎跌倒双脚受伤,休养期间依然不忘参与清拆工作;东畔下罗田村老党员卢洁兰无偿让出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土地,支持建设农家书屋;上律村勒竹根村党员苏权良清拆自家2间房屋,让出土地建设村道……

示范带的建设有力带动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截至11月底,全县共发动村民、干部、志愿者6430人次,累计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1758处、404.9吨,拆除危旧房587间、803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567宗。

看完这份“成绩单”,

是否对封开的未来更加期待呢?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一定能再创佳绩!

来源: 封开要闻、南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5nMDG8BMH2_cNUgCP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