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版权狂魔”称号从何而来?细数那些年打过的官司

2019-12-14     一休说知识产权

在众多企业中流传着“版权狂魔”的传说,号称打版权官司从未输过,它就是本文的主角——迪士尼,到底发生了什么,迪士尼会被冠上如此“荣耀”呢?下面我们来细数那些年迪士尼打过的版权官司。



1987年,小学泳池米奇事件

1987年,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立晴岚小学的106名毕业生在学校内的游泳池内绘制米奇图案作为毕业纪念。

这时迪士尼发现了,便以“侵害著作权”为由,要求校方撤销画作。

迪士尼给出的理由是:绘制在泳池底的巨大米奇图案对学校来说是具有宣传意义的,属于未经允许的商用行为,故认定此举为侵权行为。

尽管学校校长否定这一说法,但对方可是迪士尼大佬啊,校方迫于被起诉的压力撤销了画作。

1989年,奥斯卡白雪公主事件

在第6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歌手舞蹈家艾琳·鲍曼饰演著名童话角色“白雪公主”与罗伯·劳演唱“Proud Mary”作开场。(这届以尬舞开场的奥斯卡颁奖礼,在当时被描述为“在奥斯卡的尴尬年鉴中获得了永久性地位”,还受到17位好莱坞知名人士的抗议)

其中,艾琳的“白雪公主”形象被迪士尼认为与其发行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的白雪公主相似。

迪士尼认为,该角色在未经公司许可的情况下被用于展会,侵犯了迪士尼公司的著作权。

为此,迪士尼直接和奥斯卡主办方干上了!

迪士尼公司在洛杉矶联邦法院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提起诉讼,起诉对方对白雪公主这一角色著作权的侵害及不正当竞争。

2008年,迪士尼盗版服饰事件

2008年,迪士尼公司状告了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县的一对经营派对服务的夫妻,理由是他们购买了盗版的迪士尼角色服饰,并将其用于自家生意的宣传视频之中,此举侵犯了迪士尼公司的著作权。

当时,迪士尼方面要求这对夫妇将服饰寄回迪士尼以便对其进行销毁。但这对夫妻却将服饰退回原卖家以换回他们购买服饰的500美元。

而不听迪爸爸的话,后果就是——

迪士尼对他们提出了高达100万美元的额外诉讼费用!

惹不起惹不起啊!

2012年,日本同人游戏斩首米老鼠事件

2012年,日本某个名叫circle AmoRico的同人社团制作的一款ADV游戏《ハナコ》中,用来点缀类似《勇者斗恶龙》的战斗部分一种名叫“黑老鼠”(黑ネズミ)的杂鱼采用了迪士尼著名的米老鼠形象。

米老鼠在游戏中是反面角色,并且被殴至身首异处。

这款游戏被美国网民发现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并告到了迪士尼那里。当然迪士尼闻讯大怒,要求该同人社团立即终止开发并散布这一游戏,并求偿600万日元。

2016年,《汽车人总动员》事件

2015年7月,中国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上映后不久,众多媒体均指其抄袭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作的《赛车总动员》。

当时这位导演还各种不服,在微博上对迪士尼破口大骂。

然后,2016年6月,迪士尼和皮克斯公司起诉国内三家公司,请求判令赔偿损失300万元、合理费用100万元。

2017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迪士尼公司胜诉并获赔135万人民币。

2017年,《疯狂动物城》被告抄袭事件

今年3月份,创作过《全面回忆》、《预见未来》、《少数派报告》等知名影片的编剧格瑞·戈德曼(Gary Goldman)在联邦法院起诉迪士尼公司,声称迪士尼2016年的作品《疯狂动物城(Zootopia)》侵犯了他的著作权。

他宣称自己2000年在美国编剧协会注册了一部叫做《鲁尼(Looney)》的作品,还说当时向迪士尼提供了一段完整的故事摘要、角色描述、角色概念图和其他素材,以及片名“Zootopia”,而迪士尼两次拒绝了戈德曼的提案。

之后,迪士尼却抄袭了他的创意,筹备制作了自己的《疯狂动物城》。

对此格瑞·戈德曼还贴出了动物角色对比图

看起来好像还真有那么回事?

不过作为维护著作权方面的“业界大佬”,迪士尼方宣称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质控,戈德曼是想占据一部他根本没有参与过的成功电影,门都没有!

最终美国联邦法院以“所提供材料不足以证明迪士尼侵权”为由驳回了戈德曼对迪士尼的控诉。迪士尼又赢了。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迪士尼的“版权狂魔”称号是否实至名归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5AnB28BMH2_cNUgYh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