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在美德出版,被当作灾难起源的证据,刺痛了中国人的心

2020-04-09     指数空间

方方日记登上《洛杉矶时报》头版,并将出版城书在亚马逊平台,之后德国版也将上线,书中的简介让中国人感到愤怒。

在英国版简介中,说方方日记说明了社会不公,滥用职权等阻碍对传染病的反应;而德国版的简介中居然介绍说她是一个独特的证据,证明了这场段时间内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灾难的起源。

这分明就是西方国家抗疫不利,甩锅中国,转移国内矛盾的恶劣手段。这个锅我们还真不背,你们有时间搞这些低劣斗争,还不如争取时间组织抗疫!


方方是一名作家,居住在武汉,武汉封城时她也被封在武汉,所以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从1月25日到3月25日,共发表了60篇日记,记录了武汉封城的日子。日记发布后,她的内容就饱受争议,有些人觉得看到了武汉人被封在家底层大众的心理,了解到封在城中的武汉,也有人认为她的日记三观不正,看到的世界太悲观,没有客观地体现武汉的情况,纯碎是在哗众取宠。

如果你认真看一下方方日记,会发现很多道听途说的词汇,有网友专门给方方日记做过统计:

“医生朋友”出现过139次;

“医生朋友说”出现过34次;

“记者说”出现过3次;

“网上看到”出现177次;

“大概”出现28次;

“可能”出现102次。

那么她笔下书写的疫情有多少是她亲身经历的呢?作为一个隔离在家的女作家,除了她的心理感受外,貌似还真没有多少是她亲身经历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听这个说的,在那个上看的,我们不好评判事情的真伪,但绝对太过片面。

在60篇日记中,我没有看到全国医疗队前往支援的报道,更没有真诚的感恩;没有看到各省人们对湖北和武汉的支援,只在感慨口罩不足,物资不够;没有看到全国人民为抗疫做出的努力,只看到因病毒而死亡的人群。她的眼界太狭窄,所以看到的世界太片面。

如果一个人带着墨镜看世界,他怎么能看到多彩的世界!


方方日记太片面了,开始时符合大家的恐慌心理,得到了大家的追捧,但一直抓着黑暗前行,永远看不到光明,所以,她的文章后来饱受争议,不被大家接受。但方方日记却成为西方国家抗疫不利的借口,借机甩锅中国。

中国疫情爆发时,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作壁上观,毫无准备。等疫情全面在海外爆发时,他们已经很难去控制,控制不住疫情,安抚不了民众的恐慌,只能把矛盾甩锅中国来掩盖他们政府的无能,转移民众愤怒的情绪,这本方方日记成为最好的媒介。

在方方日记发表前,多国已经向中国提起诉讼,提出索赔。

英国:要求中国赔偿3510亿英镑;

美国:没收中国的1.1万亿美债,并要中国赔偿20万亿美元;

印度:提出让中国索赔20亿美元。

他们是当侵略者当习惯了,还以为中国处在大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吗?面对这些无理要求,中国给予了回应。

自己抗疫不利,治理无能,反而甩锅中国,真实可笑,对于美国人说中国虚报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作为一个居家隔离的普通中国公民,我没有亲临现场,没有看到疫情的全貌,我确实无法给出一个权威的回应,但我看到了国家1200多亿的财政救助,看到了345支医疗队,4.26万医护人员的支援,看到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72岁的李兰娟院士在一线的奋战,看到了10天建起的火神山,平均一天一个方舱医院,看到了全国各省人民无数生活物资对湖北的捐献,这些都是方方日记里没有体现的。

方方日记作为一本抒发情绪的书在这个时间被美国,德国相继出版,其目的也昭然若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yUlzXEBiuFnsJQVZo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