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0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唐朝天宝三载,上元节。
焦遂和何监喝了酒回家路上,在河边救了逃避旅贲军追捕、已经奄奄一息的恐怖分子首领——狼卫曹破延。
曹破延问他姓氏名谁?焦遂自豪地说:长安焦遂。
这自豪的感觉从他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出来。
接着豪爽的焦遂请曹破延喝酒,不料露出金鱼袋。曹破延问这是做什么用的。自豪的焦遂用了两字回道:入宫。
这两字害了他的性命。
既然是来长安搞恐怖活动的,就烦各路关卡,这下倒好,能进入皇宫直接干掉圣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曹破延洒酒为焦遂送行,杀了焦遂。虽然,他到死都没有使用过金鱼袋。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这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出场几分钟就被恐怖分子杀死的焦遂。
焦遂出场,标注的是“百姓”。但后面何监回忆焦遂时,说前天晚上才和焦遂进宫大谈帝国运势。出宫后,又和焦遂喝酒。
可见,作为百姓的焦遂和当朝的达官贵人是有交集的。
按照现在的话说,焦遂平时交往的圈子应该是一些达官贵人,最起码是一些名士。
而他是靠什么混入那种圈子呢?
在那个嗜酒成风、思想开放的年代,起码你酒能喝,喝了你能吹。
作为老百姓的焦遂,完全具备这个的进入条件。
大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饮中八仙》。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这八人,贺知章排名第一,诗仙李白排名第六,百姓焦遂排名第八。
不知道这是怎么排名的,我们先看看这八位的情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贺知章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李白出名拜他所赐。
排名第二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
排名第三是李适之,曾经玄宗时期的左丞相。
排名第四崔宗之,名士,历任左司郎中、侍御史。
排名第五苏晋,名士,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
排名第六诗仙李白,不用多说,一两句话介绍不完。
排名第六草圣张旭,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也曾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
我们看到这前六位都是当时的文人大咖,都有官方职位(包括李白),没有纯粹的老百姓。
不过,排名第八的焦遂应该是纯粹老百姓。
他的特点就是“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简单地说就是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
个人理解,前七位虽然狂,但多多少少都是官场的人,说话大多会虚虚实实的,可是,焦遂不同。
晚唐的翰林学士袁郊写了一部传奇小说《甘泽谣》。有一处说到:在介绍陶岘乘舟游山玩水的随同客人时,说“客有前进士孟彦深、进士孟云卿、布衣焦遂,各置仆妾共载。”
从介绍看,焦遂家境不错,但其身份的确是平头老百姓。
按现在的说法,焦遂属于民间名人,换一句时髦一点的说法是网红。
我个人猜测,当焦遂面对曹破延说出:“长安焦遂”时,是何等的自豪。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不在一个世界的曹破延根本就不认识他,没有在意他是谁,只是为了袭击目标而杀死了焦遂。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我们能看到,焦遂意外成为恐怖分子的第一个袭击目标。
焦遂应该是长安土著,估计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看长城的崛起,看长安衰弱,看人生的浮浮沉沉。因为10多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由盛转衰。
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百年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
安史之乱让长安“人烟断绝,荆榛蔽野”“古都长安房屋仅存十之三”“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叛军又计划“掠城中士、女、百工,整众归国”。
长安在唐玄宗时期,光是常驻的人口,就超过了100万。但当安禄山等人入侵后,长安人口剧减,到叛乱结束,只剩下30万余人。
作为皇帝可以深夜出逃跑,而老百姓呢?逃无可逃,等待的可能就是被屠杀。
杜甫有一首《春望》。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一句,写的就是长安城沦陷后的场景。
身在盛世,你还可以和名人雅士、达官贵人推杯换盏,但当灾难来临之时,你认识谁都没有用。只能看你对他们到底有没有用。
人的一生沉浮或许就在一瞬间。
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把老百姓的代表焦遂放在盛世唐朝的反恐战争中牺牲,也算死得其所。如果在“安史之乱”中遭遇吐蕃军队屠杀,那才是不值得,那种兵荒马乱没人会记得他。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话也只能在所谓盛世管用,一旦局势有变,人生际遇的转变也在一瞬间。比如李白,跟错领导,郁郁寡欢,“摘月”而亡。
人人都想成为“焦遂”,能享受和名人雅士、达官贵人喝酒聊天的获得感,成就感,但如果始终脱离不了“百姓”身份,一切都像是浮云。
长安焦遂能在盛世中留名,能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露面,也算是一件幸事。
刘著民,媒体人,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