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孕期间,宝妈要做NT检查和唐氏筛查,这两项检查有什么区别呢?
一、NT检查。
首先来说一下NT检查,也叫“早期唐筛”,全名叫“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检测”。
NT检查其实是检查B超,就是用B超的探头对着胎儿的后脖子部位进行检查。一般在孕11~13+6周进行。
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后颈部会出现一道透明带,叫做“颈项透明带”,通常情况下,透明带的厚度在3毫米以内正常。
医生们发现,当这个透明带的厚度超过3毫米的时候,某些染色体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会升高,比如唐氏综合症胎儿,颈项透明带的厚度通常要大于3毫米。
等过了13+6周,颈项透明带就会被胎儿的淋巴系统吸收,检查时看不见了,所以在12周前后进行检查结果最为准确。
二、唐氏筛查。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常说的唐氏筛查,也叫“中期唐筛”,唐氏筛查的时间一般是在怀孕第15~20周,最佳时间是在16~18周之间。唐氏筛查的检查方法是抽孕妇的血液进行检查,是筛查染色体疾病的方法,主要筛查18-三体和21-三体。
什么叫三体呢?正常的人一共有23对染色体,它们都是有编号的,分别是1到23号。每对染色体是两支,如果在哪一对染色体上多出来一支,就叫做三体。
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就是21-三体,就是21号染色体上多出来一条染色体,也叫先天愚型。这种患儿有着特殊的面容,一般眼距宽,眼裂小,眼角朝上,鼻根低平,头围小,脖子短,身材矮小,易伴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白血病发病率也比常人高20-30倍。有个挺出名的演奏家周周就是唐氏儿。
在原来没有进行唐氏筛查的时候,我的一个大学老师曾经生出来一个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一旦这样的小孩出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所以进行唐氏筛查非常重要。
抽孕妇的血并不能直接检测出胎儿的染色体,而是要检测孕妇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的危险系数,看属于高危风险还是低危风险。
有一些宝妈35岁以上生孩子,光年龄就已经是高危因素,做不做唐筛意义不大。如果孕妇检查结果属于高危风险,还要进行羊水穿刺,提取胎儿的DNA,最终确诊。
三、NT检查和唐氏筛查的意义。
NT检查和唐氏筛查所查的内容是不同的,检查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这两项检查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可以对唐氏综合症的胎儿进行筛查。
NT检查和唐氏筛查是对某些疾病的早期筛查,如果在筛查中发现风险较高,引起注意,进一步检查确诊,防止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这两种检查都不是最终的确诊手段。
在NT检查和唐氏筛查中得出异常结果,只能说胎儿患某种疾病的几率高,但是并不能说胎儿就是得了这种疾病,只有羊水穿刺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胎儿是不是患有某种疾病。
所以,如果在NT检查中发现异常,或者是唐氏筛查中发现是高危,没有必要马上流产,最好要等羊水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出来以后再做决定。有一部分筛查异常的胎儿在后来的羊水穿刺细肥学检查中发现正常。
今日话题:怀孕的妈妈们,这两项检查你们都做了吗?欢迎分享互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使妈咪育儿】妇产科执业医师,执业药师,一手读书写作,一手陪娃成长,坚持科学理念,养育聪明孩子。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