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欣享B、安盛天平智选,优秀的中端医疗长什么样子?

2019-07-25     番茄保

文by 番茄学院 挑妈妈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看病体验这个话题。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医院和医疗体验的呢,一是从生病以后,另一个是有了孩子。

如果你挤过北京的三甲医院还有那些专科医院,那你一定就会知道凌晨的医院门口一点都不冷清。

充满焦虑的人群肆意窜动,半夜排队占位,就为能挂上某某专家的号,全家出动,分工协作那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指南。

某儿童专科医院夜间急诊

有了孩子以后,去急诊的频率会变的更高,3岁前突然生病发烧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无论几点都要做好去医院的准备。

以前买房子总觉得要环境好的,现在我个人的观念变了,周边的配套设施一定要完善,尤其是医院。

其实,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避免不了去医院,而生病去医院都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能让这个事情变得舒服点,绝对是提高幸福指数的事情。

还有一种改善就医体验的方式,就是可以购买中高端医疗险。

好的就医环境这事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更何况是在生病的情况下。

我先说说我看中中高端医疗险什么了?

1、医疗资源

对,没看错,确实是医疗资源。你可能会说好的医疗资源不都是在公立医院吗?

是的,比如北京的某个三甲医院,可是有太多的人都去普通门诊,有句话你听过吗?“全国人民奔协和”,可想而知越是好的医院,越是大家生病时的首选。

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而且好医生就那么多,普通门诊的挂号资源每天是限量的,尤其是专家号更是两位数的限量。

门诊医生平均每天要看几百号的病人,如果你没有挂上号,当天就是看不上病,除非医生愿意为你单独加号,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选择去国际部就诊,请注意,社保是不能用的,至于你已经购买的百万医疗险,能覆盖到的也只是普通门诊。

某知名三甲医院国际部挂号提示

再看下该医院国际部知名专家的挂号费,下图:

这部分还仅仅是挂号费用,如果治疗需要住院….突然感觉压力山大!

而中高端医疗险是完全可以覆盖公立医院的国际部和特需部,好的专家都是同时在普通门诊和国际部,特需部出诊的。

如果不是严重的疾病,还可以选择私立医院,提前电话预约,保证就诊时间。

某款高端医疗产品的直付医院列表

2.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能够保证的是基本看病机会,这个过程和体验可想而知,排队三小时,看病5分钟。

如果想和医生进一步讨论下各种优劣势治疗方案,多说一会可能排在后面的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所以,如果收入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扩展看病的更多渠道。比如在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毕竟服务更完善,体验更好。

你可以

电话预约门诊;

专属的问诊时间;

预约检查,不需要排队,出结果更快速;

直付服务,保险公司与医院进行直接结算;

.......

对于有一定收入水平,不太严重的疾病,又想提高看病效率,那私立医院的服务是首选。

看下私立医院的就诊环境:


某私立医院病房图

分享两个现实的经历:

我自己在孕早期的时候,因为有流产先兆的情况,紧急去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挂号问诊,但因为当天已经没有号了,拒绝给我检查。

那种着急的心情可想而知,情急之下,我马上电话预约了北京的美中宜和妇产医院,当天就得到了检查和医生的诊断。

不仅如此,因为已经有了流产的征兆,看病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各种贴心的服务,比如我不用来回的自己交费和排队,抽血也是由护士到休息区专门服务。

另一个,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去某家私立医院就诊需要打针,在等待的过程中一直埋头处理工作.

等处理完以后才发现,护士手握着针管在旁边安静等待,等我这位朋友习惯性的表示抱歉的时候,护士给了解释,第一是因为针管刚从冰箱拿出来.

温度比较低,捂热了再注射会舒服一些。

同时也不想打扰我这位朋友在紧急处理工作…护士姐姐,你好贴心噢~感动ing..

所以在收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个中高端的医疗险,是提高就医体验的解决方案。

说了这么多,来看下具体的两个中高端医疗险的产品;

1. 从保险责任上看,一定要包含门诊,因为疾病或者意外事故,猫爪狗咬去门诊看病是生活中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如果保险责任只有住院,提升就医体验的问题解决的就不够全面。

2. 选择门诊保障额度高的,毕竟去门诊的频率要比住院高;

3. 医院首选包含公立医院的国际部和特需,其次是私立医院,至于昂贵医院因收入和需求而异。

4.MSH欣享B覆盖了国际部和特需,但私立医院指定的城市只有深圳和成都,生活在这两个城市的家庭或者收入不错的个人,可以选择这款产品,保费相对低,覆盖医院更全面。缺点是门诊消费每天有限额600元。

5.安盛天平智选从保障责任和覆盖医院范围上更全面,但是同样是100万的保额,年交保费要更贵,另外就是门诊限额1.5万/年,这个额度限制有点低,毕竟在私立医院看几次病或者接受大一点的检查项目,就会累积到限额。

看到这里,可能觉得两个产品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在保障责任上都有些瑕疵,但是这个也是价格决定的.

毕竟与6300万保额的BUPA精英计划无法比较,还是要看多花的保费想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我的另一位宝妈朋友,每年给孩子在卓正医疗充卡差不多就要小1万.

还没算去公立医院看病的费用,如果孩子发生了再严重点的疾病需要去公立医院的国际、特需部,那这个费用也是需要自付的,专家号怎么也要大几百元,还有后续的治疗费用等。

到这,我想你可以理解中高端医疗险是一个有定制和需求匹配的事情,去不去私立、去哪家私立、要不要国际特需部门,是报销医疗费用还是保险公司直付.

以及就医范围,门诊额度都非常的重要,具体问题和需求具体分析,没有一个完美的产品可以一概而全的。

你对中高端医疗险的需求是什么呢?

针对自己的需求,可以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咨询,匹配更适合的产品。

作者Kris,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

阅读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番茄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_vzKmwBmyVoG_1ZiV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