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恋爱这种东西,先喜欢上的人就输了

2020-02-15     毛荷西

几年前在超星上曾看过这本《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当时就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感触。这次在蜗牛上又遇到了这本书,重读了一遍,依旧感慨万千,同时也有了不少新的见解。

第一次看到这本小说就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后来查了一下发现,封面来源于一幅世界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三百多年前,荷兰画坛巨匠维梅尔创作了这副名画。可惜过了许多年人们才发现这幅画的艺术价值,画里面“女子侧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回眸”,唯有《蒙娜丽莎》的微笑可以媲美。

1999年,美国作家特蕾西·雪佛兰受画作影响,创作了同名小说,杜撰了女佣葛里叶与画家维梅尔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凄美而又让人心碎。

01.穷画家和穷女佣

初次看小说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另一个版本的“灰姑娘”,画家主人和穷女仆的跨阶级爱情。但这次再看,说是“灰姑娘”,或许有些言过其实,因为画家的家境并没有多么显赫。

小说里维梅尔是个极具艺术天赋的画家,每幅画都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但他作画的速度非常慢,而且他和妻子育有五、六个孩子,因此家境并不富裕。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葛里叶相比,维梅尔一家至少温饱无虞。葛里叶是瓷砖匠的女儿,父亲出了意外,于是母亲让她到维梅尔家里作女佣来补贴家用。

于是穷画家和穷女佣有了交集。

维梅尔第一次见葛里叶的时候,葛里叶在做菜,她把菜按颜色排好,呈现出来的效果吸引了维梅尔,或许从那一刻开始,维梅尔就发现了葛里叶的艺术天分。

之后葛里叶到维梅尔家里帮佣,但开始时都是做洗衣服、买菜之类的杂活,基本见不到维梅尔。

后来维梅尔的岳母玛莉亚让葛里叶负责打扫维梅尔的画室,打扫的时候要将所有东西按原位放置,不能擅作主张乱动或乱看画室的东西。

葛里叶提心吊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得到了维梅尔的认可。但维梅尔的妻子卡萨琳娜却妒忌起了葛里叶,因为葛里叶可以进入画室,而她不能。同时维梅尔家的老仆人坦妮基也将葛里叶视为眼中钉,她觉得葛里叶威胁到了她的地位。

这样的工作环境让葛里叶觉得倍感压抑,孤立无援。好在每周她可以回家一次,她享受和父亲讲述维梅尔画作的时间。

之后,葛里叶经常去买肉的那家店的老板彼特看中了葛里叶,葛里叶的父母也觉得二人非常般配,而且二人一旦结婚,葛里叶一家就再也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葛里叶心里却非常抗拒,她受不了彼特指甲里的血污和肉铺周围的苍蝇。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喜欢上了维梅尔。

02. 灰姑娘的另一种际遇

小说里对于葛里叶少女怀春的心理有细致的描写,维梅尔释放了她热爱艺术的天性,同时也俘获了葛里叶的心。

而维梅尔对葛里叶是否同样抱有好感,这是一个谜。但确定无疑的是,维梅尔非常欣赏葛里叶身上的艺术天分,因此葛里叶在日常打扫之余,还多了一个任务,帮维梅尔调制颜料。

维梅尔和葛里叶在身份地位上有不小的差距,但在艺术方面。二人同样孤独。维梅尔的妻子对于绘画一窍不通,正因如此维梅尔禁止她进入画室。而维梅尔的岳母只关心维梅尔画画的速度,以期能卖出更多的钱。

葛里叶身边也缺少理解自己艺术追求的人,即使是父母,也一力促成她和彼特的婚事,她理解他们为了生计放下自尊的行为,但她还是想离维梅尔更进一步。

因此葛里叶对于维梅尔的要求来者不拒。而维梅尔则把葛里叶的任劳任怨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他不会去考虑葛里叶是否有时间去做这些额外的任务,他只是给她下达指示,然后第二天来验收成果。

于是葛里叶慢慢有所察觉,维梅尔和她之间的情感根本不对等,她爱的是维梅尔,而维梅尔似乎只对她敏锐的艺术观察力有兴趣。

但陷入爱情的葛里叶还没受到爱情的煎熬,所以她也没有及时抽身的觉悟。在小说封面上写着,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的悲伤,你不需要管。

这个时候的葛里叶正是这样想的,这是她一个人的陶醉,所以她不介意维梅尔旁观。

03.爱情不是独角戏

维梅尔决定给葛里叶画像。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原本是维梅尔的资助人凡·路易文的要求,他对年轻漂亮的葛里叶起了歹念,因此想要让维梅尔为葛里叶画一幅画,画作完成的时候,他就要得到葛里叶。这种事情之前就发生过,葛里叶只是一个卑微的女仆,而维梅尔和凡·路易文都是高高在上的主人,在他们眼里,女佣是免费的,偷东西和勾引男主人是她们的天性。

葛里叶原本以为维梅尔不会同意这个要求,但显然她并不了解维梅尔。

彼特对葛里叶说,“葛里叶,你正陷入你不该去的地方,”彼特的语气温和了许多,“他们的世界和你的不同。”

葛里叶明白这一点,她知道她根本控制不了事情的走向,但她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她会终止自己这段独角戏一般的爱情,不过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她心碎到绝望的契机。

维梅尔给葛里叶画了像,但完成后却始终不满意,葛里叶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但她没有告诉维梅尔,她知道他迟早会发现的。

直到维梅尔看到自己妻子的珍珠耳环之后,他才明白问题所在。他让葛里叶戴上卡萨琳娜的珍珠耳环。葛里叶知道,心碎的契机来了,他要毁了她。

葛里叶忍着痛给自己穿了一个耳洞,但当维梅尔画的时候,要求另一只耳环也要戴上,即便葛里叶没有耳洞,但维梅尔不关心这一点。于是葛里叶忍着痛现场穿了另一个耳洞,让维梅尔完成了这幅画。

卡萨琳娜发现了自己的珍珠耳环戴在了葛里叶的耳朵上,立马发狂,叫嚣着葛里叶是个小偷,而将耳环交给葛里叶的维梅尔就站在一旁,但他什么话都没说,知道实情的玛莉亚同样什么话也没说。

画已经完成了,葛里叶结局如何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葛里叶终于下了决定,离开了维梅尔家,嫁给了彼特,从此和维梅尔再无瓜葛。

对于这个结尾,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解,葛里叶嫁给彼特,也就意味着和自己的艺术追求彻底决裂,也可以看作是向现实屈服。

但向现实屈服,是不是就一定不幸福呢?这恐怕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在小说的结尾,嫁给彼特的葛里叶并不像是不幸福的样子。因为她活得一直都很清醒,哪怕曾经飞蛾扑火一般地爱着维梅尔,但她也有自己的底线与自尊,正像是封面上的那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

小说最后写,然而过了一阵子,我不得不承认,自始至终,他在乎的只是我的画像,不是我。

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主角,葛里叶简直是一个另类,也正因为如此,她那段若有若无的爱情才更显凄美。

维梅尔临死前让妻子将那对珍珠耳环送给葛里叶,葛里叶接受了,但转头就换了二十个银币,用来偿还当初维梅尔家欠彼特的肉钱。

维梅尔多年后唯一的一次主动被葛里叶轻而易举地化解,因为太迟了,当年的一切在时过境迁之后都显得有些荒谬,不过即便荒谬,也不妨碍正常的生活,就像小说里说的一样,人生就是这么荒谬,只要你活得够久,你就会习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NmuSnABgx9BqZZIo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