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为何鲜为人知,因为他不是随时都能看到

2019-12-22     旅行的信仰

我始终相信,有河流经过的地方,都有美的风景和故事。冬天走进吉林市,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垂柳青枝变成了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淞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

雾凇确实是有灵性的,她有脾气,有自己的喜好。她不喜欢嘈杂,她只在晴好无风的黎明,在阳光还未吵闹爬上枝头的时候,从天空里飘落,或者从大地深处,从草木内心里鼹鼠一样试探着钻出头来张望,确定环境安全,才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双手撑着洞口,将毛茸茸的胖身子弹出洞穴。但凡有丝毫风吹草动,便缩回头一整天不再出现。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吉林市这块大地似乎对白色格外情有独钟。这片大地之下,蕴藏着数十亿吨的粘土,全部是白色的。

光亮的冰树枝实在较鸡毛掸子一般蓬松的凇枝条逊色何止天壤之别。想是做作丑陋得让人着实不忍直视,太阳跳上远村屋顶之前,江雾乍起,遮天蔽日。不多久,远近高低的草木由江岸向岛内渐次开出了细微的冰花,然后冰花恍若纪录影片里快进镜头下生长的植物一样,快速的伸展开花瓣的六角。

清晨,站在桥头向东西两侧远眺,只见马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雾凇,犹如银盔银甲的卫士,守护着江堤。放眼望去,那一望无际的千姿百态的雪树银花,使人心旷神怡。

浩荡的松花江,环绕吉林市往北一拐,平缓地向前流经30公里,乌拉街满族镇就在西临的岸边挥手相迎。松花江古称乌喇河,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都尔喜部,因居乌喇河畔得名。这乌喇河与乌拉女真部落、与乌拉街、与乌拉古国,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源远流长向明天的遥远。

雾凇需要在寒冷低温下才能形成,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从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华,雾凇实际上就是一种凝华现象,是雾这种气态水遇冷后直接凝结成冰晶的结果。由此可见,形成雾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丰沛的水汽和较低的温度。

同样是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与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是颇有迥异的。后三者作为一种固定的景区,或者说是一处景致,无论四季或者晨昏,她们就在那里,她们时刻保持着原有的姿态,亘古亘今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唯一的变化大约便是她们也如人类一般,会适时换上应季的衣裳。

他们浴火重生,或者成就千家万户橱柜里的碗盘,或者披红挂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艺术藏品。这片大地之上,茁壮生长的连片谷子,老磨之下碾出的小米也全部是白色的。

深入雾凇岛,才知它是满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当地村镇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岛内建有满族民谷展室、满族民居三合院、地窖子、马架子、打鱼楼、龙王庙等仿古建筑,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赏雾凇,一年四季都是绘画、摄影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这边婀娜多姿的一株,若轻歌曼舞的少女,向游人撒着小巧玲珑的银花;那里仿佛是一位银发飘飘的老仙翁,手捻胡须向游客频频点头;这株古朴典雅的“白兰”,开出晶莹透明的花瓣,仿佛散发着迷人的清香;那枝节连接处,毛茸茸的很像圣洁高雅的“白梅”,展开倔强不屈的繁花;那点缀其间的雪松,松树上端庄秀丽的“银菊”,那柳条上飘逸的“芦花”,无不具有迷人的魁力。

有人称之这里为魔界,果真名不虚传:如梦如幻、魔力无边,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晨曦的阳光照在晶莹剔透的雾凇上,折射出道道七彩的光,如玉菊怒放,又似雪莲盛开。小屋上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小湖中升起腾腾热气,让你像是走进了仙境。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

两岸的雾凇在金灿灿的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闪,仿佛是一座瑰丽的水晶宫。清晨,那一排排整齐的杨柳,仿佛披上了一层洁白无暇的冰花,晶莹透明,婀娜多姿。一阵微风吹来,柳条随风飘动,像翩翩起舞的仙女。

随着太阳的升起,在万道霞光的辉映下,雾凇像涂上了一层薄薄的五彩粉。一会儿,雾凇开始脱落,玉屑似的雪沫随风飘扬,显出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9VcLW8BMH2_cNUg_F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