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上,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段故事,说到一位书生借宿在京城的云居寺。认识了同住的一个约十四五岁的童子,两个人一见如故。后来才知这个童子是“杏花精”变的。虽然童子辩称“精”和“魅”不同,却无法掩盖,他亲近书生是为了吸其精气,让自己化成人形。
书生警觉到这和鬼魅没有不同,立即推开童子离去。所以纪昀称赞他:“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
经济学里有个法则鳄鱼法则,也叫鳄鱼效应,说的是:假设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和脚。你越挣扎,就被咬住越多。所以万一你被鳄鱼咬住,唯一的方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比如在股市中,鳄鱼效应,告诉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和侥幸心理。
连索罗斯都说:错误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显而易见了还不去修正!
恩,可道理大家都懂,还是容易迷途深陷,不撞南墙不回头呢?
朋友F在股海沉浮近十年,直到2014年那轮牛市尝到了甜头,大赚了一笔。于是把几乎所有积蓄都扔在股市里,用他的话说,人生梦想就是躺在股市里赚钱,不上班。
经历了2015年5000点的狂热,2016年骇人听闻的熔断机制,随后股市一路高歌猛退,直降至3000点,至今,可以说F从牛市穿过,在猴市险存,于熊市残喘。
周围的朋友都说,不行了赶紧止损走人吧,而F一直对股市抱有极大的热情,直到2017年,政府打压股市房市,所谓的挣钱形同鸡肋,F仍不忍空仓,说虽市场萎靡,偶尔也回光返照,不赚钱绝不走。结果成功成为长期大股东。
额,我只能说贪婪 侥幸 无风险意识,像杀人于无形的魔鬼。试想下降通道的市场,就像一段已经走下坡路的感情,何苦要等到失无可失,才铩羽而归呢?
而人性中天生的弱点,何止会暴露在股市,在感情上 生活上 工作上,一样处处可见。
一个朋友的好友q,明明知道交往对象花心暧昧,对感情不投入,仍旧自我催眠,一次次给他机会,浪费大好年华的时间精力和感情,幻想他为她改变?会么?鬼知道。
我只知道,有句话叫本性难移,狗改不了shit,当然如果你爱受虐,另当别论。对男女来说遭遇不同,结局也殊途同归,举例说:
这段婚姻过程,暂且不讨论爱情含量多少,最初的动机都是有问题的,一个图财图色,另一个挖好更大的坑等你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印小天被骗,绝对不仅仅是只用下半身思考,上半身的动机也未必干净。
所以,当印发现被骗时,隐忍了,没有止损,不愿陪了兵又折夫人,以为从此可息事宁人。
就像散户心态,还留有回本的幻觉,以为死扛到底,至少死的不会太难看,殊不知,不过是加速失去而已。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披着羊皮的狼”,或者是东郭先生暖醒的“蛇”,女人呀擦亮眼睛,保护自己,不要低估人性的“恶意”,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魅力,有些事情,是可以在细节上窥斑见豹的,从而规避悲剧发生。比如
1有恶习吸毒、抢劫、家暴、出轨等历史
除非有一些深刻的事情或强大的束缚让他改观。否则这些习惯会像罂粟花一样让他上瘾、迷失。有居家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屋里肯定不止一只。这个“蟑螂”就是一个人的潜藏的人格本质。
2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冷漠至极
一个狠心抛弃子女, 虐待或漠视老人的人,内心是极度自私和专制的,对待自己骨肉至亲尚且如此,不要妄想他会为”爱“你改变。新闻中女主怀孕,老公竟然漠不关心,还赞同打胎,居心何在?
3 事出反常 必有妖 言不由衷必有鬼
以往事事细心周到的人,突然有一天行为怪异,支支吾吾的装起糊涂来。当然,能规避掉前2条,至少能大概率上不会出大错,第三条很难察觉,如果不属于敏感的人,谁会天天绷着小心,对朝夕相处的如此堤防呢。
4 原生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马东在《奇葩说》问过心理学家武志红一个问题:很多人把长大以后的所有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了待人接物的那些门槛,都归结于原生家庭,有那么严重么?
武志红说了多数人的心声:有!
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长大后会变得孤僻
小时候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
小时候在父母吵架声音度过,长大后变得不相信感情
小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长大后会成为父母的翻版。
当然,这世上不乏冲出家庭阴影而出走自己新天地的人。像是《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娱乐圈中父爱缺失的孙俪,蔡少芬等。
原生家庭的怪圈也会缠绕下一代,这是识人的一个参考因素。
我明白,面对一个残忍的市场和一段坏掉的关系,留恋抱有幻想,不忍心失去,是人之常情,而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到觉醒时,早已无力回天。
这时候敢于及时止损,就是成熟的人应该有的超能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得失是短暂的,适时退出,远比费力维持一段坏掉的关系要智慧的多,毕竟,你永远想不到,过度的纠缠会给你带来多大的伤害。
不割掉腐肉,如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