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传播,很多宝妈都知道,母乳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婴儿食品,所以,宝妈们都很愿意进行母乳喂养,让自己的宝宝吃到更多的母乳,使身体更健康。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些宝妈却对母乳喂养太执着,宝宝已经六个多月了甚至更大都还未添加辅食,一味的只让宝宝吃母乳。
而也有些宝妈觉得自己的母乳分泌得不多,想着干脆早点为宝宝添加辅食,对孩子更好,于是在宝宝未满四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了。
这些做法真的科学吗?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英国政府卫生部都建议,纯母乳喂养宝宝至六个月,满六个月后进行辅食添加,最早不低于四个月。
而2016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特别指出,坚持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满六个月起添加辅食。
1、宝宝4月龄前挺舌反射还未消失,吞咽功能也尚未发育好,这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宝宝很容易出现误吸、咳嗽等症状,并且宝宝会把喂进嘴里的东西本能的吐出来,很难将食物吞进去。
2、4月龄前的宝宝消化功能太弱,难以消化所吃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
1、6月龄,乳汁已经无法提供给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如果此时不及时添加辅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摄入不足,而造成宝宝生长发育缓慢。
2、6月龄宝宝从妈妈体内带来的铁已快消耗殆尽,而母乳中铁含量很低,必须要经过外界物质的摄入,才能获取足够的铁,如不进行辅食添加,有可能造成小孩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3、6月龄的宝宝已经有一定的咀嚼吞咽能力,通过添加辅食可以促进咀嚼和吞咽功能发育,同时还有助于语言功能的发育。
4、6月龄宝宝进入了味觉敏感期,在这个时期让宝宝尝遍酸、苦、甘、辛、咸的食物可以刺激宝宝味觉发育,预防宝宝长大后挑食、偏食问题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各种味道并不是添加调味剂,而是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的各种味道。
注意:如果宝宝在4-6月龄时,每天奶量超过800毫升,或者是对吃饭很有欲望,身体状态又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在4-6月龄就进行辅食添加。
不同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的内容略有不同
母乳喂养儿是逐渐添加配方奶粉或者动物乳以替代母乳,同时再逐渐添加谷类或者其他食物,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儿是逐渐添加谷类、蔬菜等食物,辅食添加最终使婴儿从单纯的乳类流质过渡到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完成到成人混合膳食的重大转变,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应该逐步培养婴儿的进食能力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1.从一种到多种
每次添加一种食物,适应后再试喂另一种食物。一种新食物一般须经7~10天才能适应。新加新食物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消化情况,如有呕吐、腹泻等,应暂停喂养辅食,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开始尝试。
2.从少到多
使宝宝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从每天1/4个起试喂,3~5天渐渐增加至1/3、1/2个,最后再慢慢到1个。
3.从稀到稠
同一种食物,应该先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如大米,应先从汤到稀粥到稠粥再到软饭。
4.从细到粗
添加绿叶菜,可从菜汁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再喂碎菜。
5.应该在宝宝身体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新辅食。
6.宝宝辅食尽量单独制作,保证卫生清洁。
辅食添加的顺序一般按谷物类到蔬菜类到水果再到动物食品进行添加,宝宝第一种添加辅食的材料最好为含铁泥糊状食物,含铁配方米粉,这种食物不会引起婴儿过敏,又能补铁。
4-6月龄婴儿以泥状食物为主,如含铁配方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
7-9个月龄婴儿添加末状食物,如稀饭、烂面条、菜末、肉末、豆腐等。
10-12个月龄的婴儿添加碎状食物,如软饭、面条、馒头、面包、豆制品、碎肉、碎菜、鱼肉等。
家长为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把握住最佳时间,在合适的时间给孩子添加辅食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