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学校接孩子,在排队等孩子放学时,旁边几位家长正在讨论孩子的暑假生活。
家长A: 这个暑假孩子过得可高兴了,我也觉得这样的暑假生活很有意义。我们带着孩子去国外旅游了一趟,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带着准备好的书籍,一边旅行一边给孩子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玩得开心,也学到很多东西,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就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
家长B: 我们的孩子可没时间去旅行哦!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我们准备让她上某所有名私立学校,但想上那所私立学校可不容易。都要经过面试,而面试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等等,总之,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才有机会选入。而每年想要进入这所学校的人,实在太多,今年3000多名孩子竞争400来个学位。为了让我家孩子也能进入这所学校,从这个暑假开始,我就为孩子报了英语辅导班、珠心算、美术……。每天都安排很满,我也知道孩子辛苦,但也没办法呀!你不提前学,到时进入的资格都没有,没法!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
家长c: 家长B你说的对,要想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必须从现在起努力了,否则真的没有机会进入,有钱都不一定能读好学校。
听到他们的讨论,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位朋友,她家小孩今年就幼升小,本来经济条件很不错,家里也只有一个小孩,为了让孩子读上一个好的小学,从孩子刚上幼儿园起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各种考级。尽管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是由于孩子不会跳绳,中途算错两道算术题的问题,未能通过心仪学校的面试,最后上了另外一所小学。
后来我咨询了一位朋友,他正好是一所有名私立小学的老师,问了才知道,原来现在幼升小确实就像上面的家长B、C说的一样,要想上好的私立学校或者是上有名公立小学都需要面试,不仅对孩子要求严厉,对家长也有要求。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家长和孩子都在努力往前跑,你追我赶已成趋势,家长的焦虑早已蔓延开来。难道孩子的学业真的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吗?
其实,大量事实证明,孩子是需要慢养的,比起学业来说,让孩子具有自信、抗压、热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感恩的心,这才是最重要。
曾经在《欢乐中国人》的节目中,周一围向观众讲述过一个父亲带女儿骑行游中国的故事。
有人质疑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觉得那是耽误了孩子的发展,但齐海亮看到的却是女儿一天天欢快地成长!
在游戏中锻炼运动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在大自然中完善视觉、听觉、触觉,在欢声笑语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性格、人格。
这难道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吗?孩子当时没有学到文化知识,但是,这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弥补,但好的性格却是无法重塑。这些都是课堂学习无法给予的,也是齐海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黑幼龙先生也曾在他所著作的《慢养》一书中提出了慢养孩子的观点。
黑幼龙先生认为:“ 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或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自己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要慢慢来,给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形塑自己的人生蓝图。”
再看看黑幼龙先生的四个孩子,现在个个都是佼佼者,然而,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展现出他们各自的个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风雨。尽管如此,夫妇二人依然坚持自己的慢养方式,最终见证孩子们的成功。
黑幼龙先生说:“孩子长大后,最怀念父母的不是汽车、房子、财产甚至不是念最好的学校,他们最怀念父母的是父母为他们培养了好性格,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从小培养孩子自信、抗压、热忱、良好沟通和人际关系,让孩子懂得感恩,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这些东西比学业更重要,然而这些东西却是通过考试得不来的,但在孩子长大后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这些性格影响到的是孩子的一生。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良好的性格作为支撑好比房子没有坚固的地基,最终很容易被风雨摧毁,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这个坚强的信念:“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比学业更重要”。我们应该慢慢地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构建他的好性格。用自己的自信行动,感染孩子;而非用焦虑与快节奏的培养方式,让孩子拥有的只是学业。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功成名就,而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很杰出的人。孩子的人生蓝图需要靠他自己去绘制,父母不要太过焦急,放慢脚步,让孩子慢慢成长,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才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