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也慢慢复工,整体都在好转,祝大家身体健康!
今天小编想跟大家盘点一下,清朝的武汉造钱厂。
清朝,武汉的造币厂最早开设于顺治三年,也就是1646年。
当时叫做“宝武局”,因为这个宝武局位于武汉的武昌,因此在钱的背面,有一个昌字作为标记,又称为宝昌局,长下面这样:
武汉这个造币厂自成立起,也是停停开开好几次,康熙登基的那一年停铸,康熙六年开,九年又停了。
之后因为钱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偷工减料,一度停用,康熙时候的宝昌局长这样:
等到了乾隆时候,宝昌局又开张营业了,一年铸钱72800串,铸造的炉子越来越多,直至20个炉子火力全开,乾隆时候的宝昌局长这样:
背满文
到了嘉庆年间,宝武局因为原材料供应不上又停铸了一段时间,作为一个造币厂而言,还真是命运多舛......
其中武汉出产的清钱,还有一个特别的荆州府局,钱背写的是荆州的荆:
还有一个特别的襄阳局,也是顺治时候设立的,后期停铸
到了光绪年间,就开始使用机器铸钱,民间使用的也不再只有铜钱,银元这些也开始逐渐出现,比如光绪元宝和铜币:
湖北省造 光绪铜币
湖北省造 光绪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