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在公司楼下吃饭,因为你人太多,就和一对母女拼桌坐,女儿大概六七岁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女儿对妈妈说:“妈妈,我把饭吃完之后,你给我买一杯可乐喝”,妈妈说:“这两天天太冷了,不喝可乐好不好”?
小女孩直接筷子一放,对妈妈说:“妈妈不买可乐,那我就不吃饭了”。
然后这位妈妈就开始哄女儿,让女儿乖乖听话,后来女儿说:“那我不喝可乐也行,我想买一个毛绒公仔”,妈妈以孩子玩具太多为由拒绝了,孩子看到和妈妈商讨无果,当即就开始在餐饮店里大哭,妈妈看到女儿开始哭,于是立马妥协了答应给女儿买毛绒公仔。
我问:“小朋友这么小就这么会谈条件了啊”,小女孩的妈妈说:“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总是跟我们谈条件,不同意就威胁我们,或者大哭大闹,有时候担心孩子无奈只能妥协”。
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会和家长讨价还价、谈条件的呢?其实这种“交易方式”往往都是父母先提出来的,而孩子只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想通过谈判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已。
“宝宝乖,你乖乖把饭吃玩,妈妈就让你看动画片”
“宝宝,只要你乖乖听话,把作业写完,妈妈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那个玩具”
“宝宝去把地打扫干净,我就奖励你一块钱零花钱,好不好”
“期末考到班级前三,放假爸爸妈妈就带你出去旅游”
我们仔细想想,以上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非常的熟悉呢?是不是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过,然后长大后的我们也对我们的孩子说过,这种场景每天在不少的家庭里上演着。是不是一开始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能听我们的话,利用一些条件来诱导孩子,只要孩子不听话,就用这些“条件”和孩子谈交易,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交易式教育效果,很快就能达到家长想要的结果,并且孩子也会因为家长给出的条件变得非常的听话。所以当家长总是试图和孩子讲条件的时候,那么还自己自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学着我们的方式给我们讲条件。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交易式教育会让我们的孩子听我们的话,迅速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但是这只是让孩子咱是听话的一种策略,孩子听话也只是为了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某种东西,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听话懂事,并且会慢慢的对我们的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
1、让孩子情绪变得很差,脾气暴躁
经常的跟孩子谈条件,会让孩子的表面看起来非常的听话懂事,但是孩子会慢慢习惯用这种条件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谈条件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旦有一天他们和父母的某一次条件谈判没有成功,得不到满足时,她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的差,并且脾气暴躁。
2、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体贴父母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只看中自己的利益,丝毫不懂得体贴自己的父母,不管父母的死活。而这些父母还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不知道孝顺老人,白白养育了这么多年,但是却从来没有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养育方式不当,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造成了孩子今天的后果。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他,他就会学到你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当孩子习惯与父母谈条件,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的物质,当孩子的某个条件得不到父母的满足时,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抱怨,变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懂得体贴父母,甚至对父母非常的不尊重,因为他们一心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
3、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丧失学习的欲望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物质作为对孩子努力学习的奖励,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考到多少多少分,妈妈就给你买手机,或者是买别的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想通过这些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这种方法其实短时间内还是很有效的,可能会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学习,但是经常使用交易的方式激励孩子学习,会改变孩子对学习的看法,让孩子失去探索知识的兴趣,丧失学习的欲望,然后产生不良的学习态度。
1、给孩子制定规矩,并且父母一定要坚守底线,不妥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孩子谈条件,不如给孩子建立规矩,画底线,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孩子还是和家长谈条件,并且威胁家长,那么家长一定要非常坚决的拒绝,不要因为孩子的威胁哭闹就对孩子妥协,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认为自己的条件可以“操控”父母,然后越来越喜欢和父母谈条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靠威胁,或者无理取闹得到的。
记得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和我谈起他家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事情,起初我的朋友还因为看到孩子哭闹心疼,于是心软让孩子那天不用去学校,后来发现孩子越来越变本加厉,不想去学校就开水哭闹打滚,然后朋友就干脆狠了狠心,等孩子哭完之后,哄了哄孩子,并且告诉孩子放学来接他,然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他说孩子闹了两次之后,知道不管自己怎么闹,妈妈都不会做出让步,于是就不再无理取闹不上学了。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并不是孩子自己出现的,而是我们做家长的惯出来的,因此我们在管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底线,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这样才是真的对我们的孩子好。
2、父母以身作则,做到不和孩子谈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和父母学习的,所以要想孩子不和父母谈条件,首先父母要改掉和孩子谈条件的行为。比如,孩子威胁父母不给和可乐就不吃饭,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能喝可乐就是不能喝可乐,不吃饭那你就饿着,并且在下一顿饭之前也不用给孩子吃饭,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无理取闹和威胁得不到满足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3、家长应该多注重精神奖励
小孩子其实是非常的单纯的,并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追求,并且在他们心理只要得到父母的夸奖都是非常的开心的,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多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奖励,比如说孩子成绩好了,夸夸孩子真棒,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体会到被父母认可的感觉,这样的精神上的奖励也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教育孩子是一件漫长而艰巨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行为而导致对我们的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爱孩子就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