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江南地带以及西南很多地区,田间地头、溪水沟边山阴处总能见到一种茎秆红色,叶片一面红色一面灰绿色,开着白色小花的,有特殊腥香气味的草质茎植物。乡下很多孩子喜欢拿着锄头把它白嫩嫩的根挖回家洗了凉拌做菜吃,家里有地的甚至一小片地都是种的它。没错,这植物就是鱼腥草。别称臭草、侧耳根、折耳根、蕺菜等。是典型的既能入药又能入食的药食两用之品。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者干燥的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可采挖,干燥品夏季茎叶繁茂花穗多时收割采摘。鱼腥草有鱼腥气,味涩、辛,微寒,归于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被称为“天然植物抗生素”,在传统医药上的清热药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各种炎症均有效果。上至咽炎、牙龈肿痛,下至尿路感染、小便涩痛,鱼腥草皆可用。鱼腥草的使用方法分为鲜品和干品,倘若内服则切段煎汤即可,若外敷,则捣烂即可。话说回来,那么入药的话,以下疾病的人更加适合。
1.鱼腥草味辛能散,性寒又入肺。善清肺经邪热,具有消肿排脓、清热解毒之功,为“肺痈之要药”。肺痈很多人不知道是是什么,但说起肺结核应该没人不知道了。肺痈就是肺结核在中医上的称呼。肺痈可用鱼腥草,其他事物肺部疾病,诸如肺热咳嗽,痰黄粘稠者,也可用之。
2.疮痈肿毒患者,可用鱼腥草以散热毒痈肿。鱼腥草味辛微寒,是外疡常用之品。单用鲜品捣烂敷于患处即可,也可以与其他的清热散痈之药配伍使用,譬如蒲公英等,可增强疗效。
坊间百姓不知道鱼腥草的药用功效,但在做菜食用过程中,无形发挥其药效,以消除炎症、预防感染,这就是鱼腥草的好处。鱼腥草最常见的吃法,便是凉拌,以油盐拌之即可入食,其二吃法便是下火锅,但是注意,不能在锅里煮的太久。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阿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