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旅客发送量2.8倍!厦门北站拟建新交通枢纽,概念规划图公布

2019-12-23   厦门本地事

重磅消息!

厦门北站要扩建啦~

扩建后站台规模将是现在的2倍多

年旅客发送量将增长1.8倍


还记得十月份我们发布的

关于福厦铁路的消息吗?


设计时速350公里的

福厦铁路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当中

未来从厦门到福州只需要一个小时


据了解

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


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

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

正线全长277.42公里


其中,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这也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梁。



为了服务这条新高铁

在厦门北站的北侧建设新站

日前

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公布了

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规划

未来大家在北站的出行将更加便捷


根据规划

新站将建于现厦门北站的北侧,两站间隔约70米。两站站台规模合计13台27线,是厦门北站现状的2倍多;设计年旅客发送量5000万人次,是现状的2.8倍之多。

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


为了方便市民乘车,解决客流的集疏运问题,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开展了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规划。该规划确定了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平面布局和立体空间安排,以及公交、小汽车等衔接设施布局,铁路部门目前正在开展具体方案设计。


目前

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

已经设计了交通衔接方案

提出“中部公共交通、两端个体交通”

交通衔接设施布局思路。

BRT、常规公交分别布设在新旧站房中间西侧和东侧的铁路夹角地内,均为二层落客,一层上客,与地下层的轨道交通形成公共交通中心;


长途车在原址移位保留,旅游大巴结合长途车站一并设置;


出租车分别布设在南、北广场地面;


社会车停车场分别布设在南、北广场地下;


行人集散广场分为南、北、中三处布设。

衔接设施总体布局剖面图


规划也充分考虑到了

市民和游客换乘效率的问题

各交通设施与南北广场进出站处的总距离

均在200米以内

步行时间基本控制在3分钟以内


BRT、地铁和常规公交

换乘量较大,换乘时间较短

步行时间基本控制在3分钟之内

长途车与地铁、BRT、常规公交间

换乘时间为5分钟左右


各项指标均满足交通运输部

关于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城市的考核标准


车行交通组织

社会车辆围绕南、北广场作逆时针绕行,南广场保持现状交通单行模式。北广场片区交通组织围绕岩通路、岩顺路开展,两条路之间道路组织单向交通,减少冲突。

车行交通组织

人行交通组织

本着“以人为本、人车分离”的原则,为强化人行联系,规划鼓励火车站到达层(-1层)及出发层(+2层)与长途车站、北广场地下车库以及周边地块均保持步行的互联互通。


厦门的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

今后出行

变得更加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