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沪深两市高开高走,各大指数放量攀升。截止收盘,沪指报2902.14点,涨1.35%,深成指报9443.18点,涨1.86%;创指报1628.12点,涨1.71%。
在经历了17个交易日的波折之后,A股终于又回到2900点上方。过程虽然艰难,但结果令人欣慰。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当前市场已经重新回到了6月和7月的大箱体之中。当时沪指所能达到的高度为3041点,那么这一轮上涨也应该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因此,当下投资者看待市场的时候不妨稍微乐观一些。
从4月下旬展开中级调整至今,很多人都在长达四个月时间的下跌过程中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市场能够恢复上涨。而近期“政策底”和“估值底”出现的信号也就被忽视了。
套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发展。目前就是从绝望转向犹豫的阶段。
市场可能达到的高度
随着外部利空因素的变化趋向“高频反复”,其对A股的影响也越来越弱化。上周五(8月23日)晚上经贸关系方面再起波澜,这两天又有缓和迹象。外部利空如此变化多端,但只能干扰A股运行的节奏,而不能决定市场运行的方向。
从资金面来看,8月27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超过100亿元,A股的估值对于外资依然有吸引力。同时,场内机构资金也是大幅净流入,两融余额和主动买入额也是持续增加,市场的风险偏好程度有所提升。
从行业上看,农业、计算机、汽车、家用电器等涨幅居前,银行、有色等表现一般,除汽车外,其余均为前期热点行业,说明市场的热点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反弹的继续。
8月27日是MSCI扩容调整生效的时点,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111.38亿元,创2018年12月以来新高。现在只是外资流入这个趋势开始的起点,未来仍有大量资金待入场。
海外资金不仅是过去两年A股市场上最主要的增量资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北向资金仍将是明确的增量来源。
在8月19日放量大涨之后,8月27日又是放量攀升(巧合的是,这两个交易日都是周一)。连续两周“开门红”A股确实是越来越让人感到有希望了。那么,上涨能否延续?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哪里?
近期,我们一再强调,自沪指2733点启动的这一轮上涨趋势依然完好,主要是因为“政策底”和“估值底”的存在,A股市场的持续上涨是有底气的。
至于下一个目标,我们之前也说过,当沪指在8月16日站稳2822点之后,市场就回到了6月和7月的大箱体运行之中,而这个箱体的上沿(沪指3040点附近),应该是这一轮上涨趋势可以触碰到的目标。当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上涨的节奏和目标随时可能发生改变。且看且走。
就短线来说,还是要谨慎些。8月27日沪指收盘重返2900点,从技术上看,当天的上涨留下了一个高开跳空缺口(沪指2870点至2879点),这个缺口会回补吗?也许补了之后再涨更安心。
沪指盘中站上60日均线,却收于60日线之下,这个位置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至少表明在沪指2900点上方,买盘更加谨慎。
另外,MSCI针对A股二次扩容,该调整于8月27日收盘后生效,当天海外资金配置A股的行为主要是指数基金的被动行为,其持续性仍需要观察。
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站在当前时点和位置,看空A股,进而踏空,才是比较大的风险。即使短期有回调的动作(可能性比较大),也是为了蓄势上攻。
因为,上涨趋势仍在,其间的波折无法改变向上的方向。
所以,看到回调,别总想着风险,也得想想“机会总是跌出来”的这句话。如果未来几个交易日,出现小幅回调,也没必要悲观,而应该视为蓄势待涨的动作。也许,“二次上车”的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