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更便捷、操作更智能、量刑建议更精准……点击查看海曙检察智慧检务新成效

2019-10-28     海曙检察

日前,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闭幕

这是智能互联、开放合作的盛会

也是互联网前沿技术展示交流的大舞台

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公诉试点单位,“技术”“智能”同样也是海曙区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的关键词。2018年2月9日,经最高检正式批复,海曙区院与宁波市院联合成立了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检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以来,针对案多人少、检察官阅卷、摘卷、证据梳理分析、文书编写、出庭材料整理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矛盾,同时适应各类司法制度的变化,海曙区院按照市院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工作部署要求,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聚焦“智能辅助”,以“辅助办案”为核心目标,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智慧检务信息化建设。

实验室为平台打造的刑检智能办案辅助系统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OCR、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手段,围绕检务工作中的难点进行重点研究与技术突破,目前已开发完成危险驾驶、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非法拘禁五类案件,并且打通了从卷宗录入到出庭公诉全线上办案流程。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易于扩展,对运行环境要求较低,主要成果有:

出庭公诉是检察官办理案件的最后一公里,检察官在紧张的公诉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大量的卷宗中翻阅寻找需要的证据,这将极大影响检察官公诉时举证的效率。另外,检察官从审查案件到出庭材料的整理往往间隔了一段时间,期间又需要办理其他案件,当整理出庭材料时对当时案件需要重新回忆。

基于此,系统设计了出庭一体化来辅助检察官完成公诉工作。系统在检察官线上办案的过程中,根据证据指向的要素,将证据自动集成于审查报告中,在案件审查完结的同时出庭材料也已生成,大大减少了检察官出庭材料整理的工作量。检察官可在起诉阶段点击相应事实,根据时间、地点等要素直接定位证据。系统还支持出庭材料离线演示,检察官可将出庭材料下载至笔记本中带入法庭进行举证。

随着司法制度的变化,系统自然需要适应制度,更好地为检察官服务。目前,检察官既承担了批捕的工作又负责起诉的工作,工作的形式和状态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系统据此首先加入了批捕类的文书,并优化了案件录入、批捕、公诉的系统工作流程。系统调用了以往公诉案件的成熟技术应用于批捕工作,提升检察官面对批捕工作时的工作效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后,系统需要结合新的司法理念做出优化,因此引入了相关文书。除此之外,由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检察官的裁量权比以往更大,系统的量刑计算功能就尤为重要。根据以往对检察官意见的收集以及过往案件的数据积累,系统优化了量刑计算的模型,引入了缓刑和附加刑功能,计算出更贴合政策法规、更精确的量刑建议供检察官参考。

系统已经在我院运行2年,期间收集了来自办案人员、领导等各方的意见,旨在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界面的美观性。我院在UI和系统工作流程上进行了优化与调整,为检察官办案提供更大的便利。

实验室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于承办人实际办案中,获得了承办人的认可,也切实解决了承办人部分机械化工作,解放了部分劳动力,提高了办案的效率。今年除了在原有案件审查的基础上提高办案效率外,还为检察官出庭举证减少了大量工作。据统计,使用该系统可以将平均办案时间缩短30%以上,出庭材料整理工作量减少50%以上。上线至今,已经累计处理案件1356件,累计节约用时2712小时。

可以说,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检察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检察工作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的深度融合探索,让科技服务办案,实现“科技改变办案”的目标。今后,我们将进行哪些探索呢?

案卡填写工作目前依然是机械的人工录入,我院将调用办案系统中的成熟技术应用于案卡回填工作,帮助案件管理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行对承办人给出的量刑建议有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将根据各个罪名中的关键要素推送当地相似案例的裁判文书以供承办人参考。不同罪名根据不同要素进行推送。

盗窃:盗窃金额、次数

毒品:毒品种类及重量

危险驾驶:血液酒精浓度

针对危险驾驶案的及其简单的案情特性,我院将根据过往危险驾驶案在系统上的审查数据,将录入的卷宗,直接生成最后的文书《审查报告》、《起诉书》、《认罪认罚具结书》。

本期供稿丨第七检察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g85Em4BMH2_cNUgti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