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江浙人民最喜欢的鲜肉月饼不能买来送人?因为吃一口容易友尽

2019-08-27   萌煮家常菜

全国人民都在为甜月饼打电话,豆沙、枣泥成为了中秋佳节家中必备口味,而蛋黄莲蓉成为了高大上的典范,咸口的鲜肉月饼总是会在甜口月饼大军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就连当年颇受争议的五仁月饼,都急匆匆的想把“奇葩”二字甩锅给鲜肉月饼。但是无论鲜肉月饼多么饱受争议,但凡到了江浙这里,你会发现月饼和肉,才是天生一对的CP,别的馅料再往里面夹都显得多余且尴尬。


鲜肉月饼在江浙一带的地位,从它出炉到被吃掉的时间就能粗略估计出来了,虽然热气腾腾的鲜肉月饼的最佳赏味期是一个小时,但是大部分鲜肉月饼实际上都是在刚出炉就被吃掉了。啧啧啧,那些看起来内敛斯文的江浙人,在面对一只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时,完全是乱了阵脚,江南气质在鲜肉月饼面前瞬间全无,此刻只有大快朵颐才配得上这只鲜美的簌簌掉渣的小月饼。


没吃过鲜肉月饼的人,永远没法对鲜肉月饼有客观的评价。在外人看来,鲜肉月饼无非就是酥皮配包子馅。江浙人民只能笑笑不说话,因为他们知道,鲜肉月饼的好,没吃过的人永远不懂。每一只鲜肉月饼,都是简约而不简单。肥瘦比例以3比7为最佳,肉馅一定要手工剁碎,机器绞的肉馅失去了肉的灵魂与嚼劲。剁成小块的肉在高温的作用下,开始产生一种令人着迷的风味物质。肥肉在热油的作用下,体积逐渐变小,肥油逐渐析出,慢慢的盈润着周围的每一块瘦肉,奉献了自己的油脂的同时,原来那块肥腻的猪肉变的焦香而不腻口。优秀的鲜肉月饼,离不开味道醇厚的卤汁,只有在卤汁的加持下,每一个鲜肉月饼才会被赋予不一样的灵魂,而各家都有着打死也不能对外说的独门秘方,这也造就了百家百味、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


最好吃的鲜肉月饼,一定没有豪华的包装,一定是出身市井!也许,楼下的菜市场里,就有令全家人着迷的鲜肉月饼。每次馋了,直接下楼去吃就行了!看着一颗颗鲜肉月饼紧紧地贴着铜墙铁壁,炭火的烘烤下,热气蒸腾,随之而来的还有肉的香、卤汁的鲜、酥皮的清甜。

看着奶白色的酥皮一点点的蓬松,外表慢慢变成焦黄色,口水也开始肆意在唇齿间流淌。鲜肉月饼的高光时刻,永远是它刚出炉的时候。趁热吃下,嘴巴一抿一嚼,皮酥馅嫩,还有丰盈的汁水在唇齿间萦绕,闭着眼睛晃着脑袋,那股鲜香的味道,好吃到上头啊!


鲜肉月饼好吃是好吃,可是也有弊端,比如说不能买来送人。因为前面也说过了,鲜肉月饼的高光时刻永远是刚出炉的那一刻,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美味就会减少。所以,鲜肉月饼永远是现烤现吃最佳,它是经不起一点时间与距离的考验。从菜市场到家里已经是它的底线了,若要让它坐上火车去外地,恐怕收到的人在吃到第一口鲜肉月饼的那一刻,只剩下满嘴油腻了,分分钟会跟送月饼的人友尽啊!


​所以,奉劝大家一句:鲜肉月饼虽好,自己吃最佳,买来送人那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