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雪上加霜”,家长这2个习惯,让孩子脾胃虚弱,有就赶紧改

2019-05-02   晴叶星空

前两天在小区里“遛娃”,遇到一个小女孩,跟着奶奶玩滑梯,眼睛圆圆的,特别呆萌,睫毛长的可以让蚊子“荡秋千”了,说话娇嗔,特别可人疼,就是一对大眼袋,显得非常没精神,奶奶说,小闺女从小身体就不好,都3岁半了,才2岁的身量,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发烧,跑医院就跟吃饭一样,可愁人了。

我想起过年那阵子,宝宝吃了很多炸肉,奶奶还整天给他炖鸡、做红烧肉吃,饭桌上基本没有青菜的影子,简直就是“全荤宴”,我都胖了好几斤,但是有一天晚上宝宝突然哭闹,肚子不舒服,后半夜开始发烧,我才意识到,孩子吃撑积食了。去检查的时候,医生就告诉我们,孩子消化不良、积食,会发出一些信号:

1、眼袋大、泛红:体内水湿的循环离不开脾脏的运化,如果孩子积食,影响了脾脏功能,导致体内水湿增多,眼部与脾胃对应,加上皮肤较薄,就会隆起形成大眼袋,而且泛红。如果孩子眼袋有隐约的青紫色,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2、脸色暗淡、鼻有青筋:积食后会影响脾脏对气血的运化,脸部皮肤得不到充足的气血就会失去光泽,变得干燥、暗淡,鼻梁或者两侧鼻翼,也会突然出现“青筋”,这都是在提醒你,孩子的脾胃不好、消化不良了。

3、睡眠不安、盗汗:积食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如果发现孩子睡觉不老实,一整晚都在蹬被子,而且盗汗,睡下一会儿后脑勺就出很多汗,有时还会皱着眉头哼唧、磨牙,撅着屁股趴着睡,都要警惕孩子脾虚积食了。

4、排便困难、舌苔厚腻:积食是脾胃分解、消化食物的功能紊乱,食物残渣不能顺利排出,营养吸收速率低,孩子会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的情况,并且伴随着恶臭,食物残渣慢慢被发酵,还会产生酸腐味,由口腔散发形成口臭,还伴随着舌苔发黄、厚腻。

家长这2个习惯,最伤孩子脾胃,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

1、强迫孩子多吃饭

有时候孩子厌食、不爱吃饭,很多家长会追在屁股后面喂饭,或者“威逼利诱”,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多吃饭,这种习惯是十分错误的。老话说:“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不想给孩子的脾胃“雪上加霜”,就不要强迫孩子多吃饭,反而应该在孩子“贪嘴”,吃得多的时候适当控制。

2、吃肉才是有营养

为了孩子的身体发育、长个子,家长都会做一些“大鱼大肉”给孩子吃,觉得那才是有营养的,殊不知,虽然肉食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高,消化起来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孩子稚嫩的脾胃来说,很容易造成积食、脾胃动力不足。而且,过多摄入蛋白质、脂肪,忽略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的补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发育。

家长记住1件事,对养脾胃很关键:

肽菇末冲水要多喝,从吃辅食开始,就不要简单的给孩子补充肽菇末,提供孩子辅食中容易缺失的营养素,还能养护脾胃,增强消化动力。其次推拿要多做,经常抽空给孩子捏捏脊、揉腹,清补脾等,逐渐的给孩子调养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