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道里人家,国歌在炮火硝烟中走向成熟

2019-11-23   乐途旅游网

曾被长城协会邀请赴密云县古北口镇道里人家,找寻国歌的来龙去脉,当时暂定课题《国歌诞生的地方》,由军报的武哥牵头,创作班底很快组建。

古北口镇是北京市与河北的承德市交界的地方,路旁的一截长城残迹就是分界线,现在已经是旅游重镇,全民参与旅游行业,也是北京市民出行的目的地之一。道里人家就坐落在镇子旁边的龙虎山,几十栋传统老北京四合院组成了别具一格的正统民俗旅游区。

历史上古北口镇就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泛辽宋的近千年时间里,这里都是重兵把守,刀光剑影。期间最著名的当属杨家将老帅杨业阵亡后,在大辽一侧修建了 “忠勇祠”,爱国爱家的英雄备受各族,各界人民敬仰和爱戴。

这里的长城与众不同,大多数地区的长城都是单线(单城),而这里的长城是单点多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山峰的最高点会有一个城楼,沿着山峰的多条走向山脊会建有两条以上的长城,构成了固若金汤的防御阵地,这里的长城不仅局限于地上,地下也是暗堡,暗沟联通,用于藏兵和储存战备物资,可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走访得知,这里至周边很多山里的村子居民都是早年戍边将士的后裔,甚至整村都是,村村通工程早已完善,年轻人陆陆续续走出了大山,很多年长者坚守着祖训,无论政府如何做工作,就是不下山。

而道里人家所处的龙虎山,两条山脉左环右抱,中间就是当年的点将台,排兵布阵,发号施令都是在这里完成。这里曾聚集了来至大江南北的将士和家眷,单就信仰来说,这里可能是国内庙观集大成之地,县志可查遗址遗迹108处,涵盖了华夏民族的所有信仰。

抗日战争爆发,这里又成为热点最高的地区之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曲诞生于这里,《义勇军进行曲成熟于这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开始是六小节进军号般的前奏。它具有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其中三连音的妙用,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个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歌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古北口,道里人家,国歌在炮火硝烟中走向成熟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该曲。并且在苏联、法国、捷克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并翻译成不同语言,歌名则大多翻译为《起来》。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该曲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入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同盟国集会时,《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代表中国的歌曲。美国将该曲与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法国的《马赛曲》等歌曲定为同盟国胜利之日的音乐节目广播歌曲。

资料显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其中抚顺清原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的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相似度很高。《血盟救国军军歌》由孙铭宸作词,张显铭谱曲,原词是: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不能亡国!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

田汉到东北支前时受到极大震撼,当他在古北口支前时,目睹了抗战军民死战不退,日军飞机大炮把长城炸开了缺口,鬼子兵嗷嗷叫着冲上来,将士们与敌寇血战,利用击退敌兵的空隙,用砖头石块,敌我士兵的尸体重新堵住缺口,有感于血淋淋的现实,田汉有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直观感受,让《义勇军进行曲》的语句丰满成熟起来。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古北口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特别提示:这里的驴打滚面食很有特点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运神府君 更新: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