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亏2亿,森马利润降3亿!看温州老总如何绝地反击?

2020-05-02   温州古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温州百晓在线 ,作者西西弗斯Wy



01


5月已至,正值暮春。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然而本该是生机勃勃的时节,有人脸上却愁云满布,欣喜不在,提醒着我们疫情带来的实体经济寒冬尚未远去。


就在近日,森马服饰发布了一条盈利预警。


预计森马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大跌93.66%至95.68%,仅盈利1500万至22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亿元!

集团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门店大规模关门,业务利润大幅度下降,2018年收购的法国高端品牌Kidliliz集团亏损加剧。


万幸的是,由于早前森马在童装,以及线上领域的关键落子布局让集团勉强维持住盈利,不曾导致亏损。



提及森马就不得不提到同他相爱相杀数年


欢喜冤家似的企业——美特斯邦威。


这家以前从温州走出来,堪称国潮代表,风靡一时的服饰业巨擘


面临的危机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据2020年美特斯邦威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集团预计将亏损1.5亿元-2.5亿元!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低至-752%~-491%!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大规模关店,人流限制,致使营业额迟迟上不去。


加上前几年公司的线上战略失败,想要不依托淘宝电商,自己搭建的购物平台。


这就使得美特斯邦威在线上销售领域节节败退,始终打不开局面,也为现在的亏损也埋下了伏笔。



森马、美特斯邦威突然业绩下滑,落入危局,既出乎所有人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其实具有典型意义,是疫情来临后所有温州企业的一个缩影。


这次疫情,温州成了湖北地区以外,受新冠肺炎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疫情期间,各大线下门店全部关门,暂时歇业,温州瞬间就变成了一座暮气沉沉的城市。


人们被迫困在家中,焦虑不安地等待疫情的阴影散去。


除了如森马、美特斯邦威这种头部大企业受重创,无数温州中小企业也受到了冲击,面临着巨大的经营考验。


外贸订单取消,业务量锐减;发出去的货,因客户门店歇业,货款收不回;接到订单了,上游供应商又不允许欠款,资金链跟不上……

有新闻报道,温州一鞋厂老板因客户的三家专卖店资金链断裂,货款没有结清,导致自己也无法正常运转,被迫关门。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表示:“30%—40%甚至50%的外贸鞋企都受到了影响。”


因此前段时间,“外贸工厂放假到6月份”“温州鞋厂裁员”的消息疯狂流传,甚嚣尘上。


对于许多温州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来说,2020年的春天比冬天还要“冷”。



02

然而,在实体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当下,温州企业并没有消沉下去,哭哭啼啼。


反而展现了惊人的决心和行动力,实行了一系列举措,积极自救。


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温州商人,就如同在海上讨了数十年生活的老渔夫。


头脑灵活,经验丰富,知道在变幻莫测的海潮大势中如何保全自己。


一个月前,奥康企业的老总王振滔带着1000多名员工到淘宝直播间做起了直播。



他带领的这场耗时15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次达到228万,创下了淘宝平台的导购开播数量之最。


事实上,当天的直播,奥康在不经意间就打破了记录,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独立潮头。


据淘宝方面发布的战报显示,此次奥康全网直播共1247位奥康导购参与,累计开播超3000小时,销售量是去年“双11”直播销售的6.5倍;当天天猫、淘宝总销量是同期的2.6倍。奥康官方直销店淘宝交易指数为流行男鞋类目第一。



无独有偶,另一名来自温州的鞋企老板——红蜻蜓创始人钱金波,在三八节也亲自上场直播。


这场直播吸引了43.53万人次观看、点赞达300多万,3家淘宝旗舰店销量同比增长114%



当时疫情之下,一夜之间,红蜻蜓4000多家门店几乎全部关闭,线下销售额几乎为0。


然而红蜻蜓硬是咬着牙,把血泪往自己肚子里吞,积极想办法。


为此还将全国范围内5000多家导购转移到线上销售,全员在家上岗。


没过几天,线上销售突破百万元,接着是150万元、200万元……直到现在,每天线上的销售额稳定在200万元以上。


美邦亏2亿,森马利润降3亿!看温州老总如何绝地反击?


然而即使这两家温州当地的龙头鞋企,开启了疯狂直播,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些金额相对于他们原先的销售额,还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但疫情之下他们的积极营销,极具导向意味,也启发了中小企业,是温州企业的求生的代表。


无数企业看见了希望和曙光,望风而动。


森马集团也在3月下旬表示,在疫情期间,要更积极地开展线上电商,抓住眼前的直播风潮,逐步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模式。



还有一些本地服饰类企业主动转型,果决的抓住机会。


彼时他们看到疫情严重,还存在着大量口罩需求,于是果断生产口罩,既开始自救,也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一家服饰企业的经历这样说:服装生产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转产口罩有较大优势,我们有自己的缝纫机器和工艺底子,对口罩的缝制和生产流程适应得比较快。


还有一些厂家主动将生产精品时装的车间改造成无尘口罩生产车间,以自信、顽强的姿态说:我们生产高档西服二十几年,不行做不好一个口罩。


一些老板面临困局,依然谈笑风生,说起了玩笑话:我们的员工普遍有5到10年的服装生产经验,生产口罩,老实说有点大材小用啦!


此外,4月2日,温州一家外贸出口鞋企的老板刘建业,鞋子压在仓库,资金断裂。还要支付员工、供应商的货款。


为此他毅然决然地将杭州的一套房子卖掉,用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他说他舍不得他公司里的员工。



他们不仅仅是雇佣关系,还有兄弟姐妹一样的情分。有好多员工是他开厂起就在这上班的,是元老级的人物;还有几对员工在这里相爱到结婚,婚礼他也会参加。


刘建业眼含深情地说:我希望自己的鞋厂可以一直开下去,让他们在这干到退休。


出于对员工的责任,出于对国家的信任,他没有放弃企业,解散工人,而是选择了坚守。


因为只有活下来,才能等到春暖花开



03

此次的疫情对温州,乃至整个中国、世界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不少人都在咬牙坚持,希冀疫情早点结束。


然而,残酷、但又必须要接受的现实是:疫情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真正的春天还在远方。


有记者采访张文宏医生,当问及“疫情何时结束时”,张文宏表示,短期内不可能结束,要习惯新冠肺炎的常态化。


如此看来,疫情的阴霾短时间都将笼罩在所有人之上。


那么面对订单的大量流失、产能的缩减,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温州这个民营经济的排头兵,改革开放的先驱,前路何在?


其实,现在各个企业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复工,多数都将目光投向了内销,以此破局。


而对于一些大企业,则更将此次疫情当做浴火重生的良机。


比如奥康副总裁徐旭亮认为,“危”和“机”总是相伴相生,这次新冠肺炎同样蕴含着大鱼吃小鱼的机会。此时,奥康不仅要思考如何活下去,还要思考怎么活得更好。


“奥康是上市公司,现金流比较充沛,就如同拥有了一件御寒的冬衣,可以在这个时期兼并收购。我们也正好利用这次行业洗牌的机会腾笼换鸟,把不好的店铺关掉,把好的开起来。”

美邦亏2亿,森马利润降3亿!看温州老总如何绝地反击?

其实温州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些类似的困难了。


四五十多年前,温州一穷二白,人人都穷得叮当响


还不是硬生生想办法创造条件,靠着一股子机敏和灵活,最后打下赫赫声名,闯出一片天?



相信这一次也同样能度过难关。


而温州人张文宏这几天在采访中,也对家乡进行鼓励:“我认为温州人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经济和抗疫两手抓、两手都会抓好。”


而提到现在温州人展现出和以往那种敢为天下先,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张文宏更是盛赞不已:“我相信经过这一次的疫情后,应该能开拓出一些新的经营模式。”



除了企业,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也有很多办法来帮助企业。温州市政府不是已经发放了两轮消费券了么?


所以先生们、女士们,广大市民朋友们,在家憋了这么久,也该犒劳自己了。


如果手上还有闲钱,无需对自己太苛刻,拿上消费券,去适时、适度的消费,去享受政府发放的折扣和补贴吧!


那些街坊邻里开办的小餐馆、小面店,都需要我们的帮衬。


如果有需要买衣服、买鞋子打扮自己,也请认准温州品牌,驰名商标,物美价廉。不用一味迷信“洋大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所有人的一致努力下,温州,乃至中国、世界,都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