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奇特的一座山,被誉为“空中花园”的地方,你去过吗?

2022-07-07   温州古道

原标题:浙江最奇特的一座山,被誉为“空中花园”的地方,你去过吗?

文图:寒江雪

我只知道世有并蒂花开,却不承想方山还有双月天湖。一湖蓝得深沉,如蓝宝石。一湖绿得纯粹,如绿翡翠。我喜欢方山,除了它的仙气,灵气,还有是因为那无处不在的山之清,水之澈、墨之香,书之幽。无不让我陶醉,让我神往!

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阳光特别明媚,如此晴好天气,岂能辜负?于是就决定外出游玩。前段时间曾经去了一趟南嵩岩,对与其毗邻的方山一直仰慕已久,于是不负秋色,不负韶光,抓起水壶背包,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方山在温岭西北部,系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是国家级4A景区,方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四围石壁均在百米以上,山顶平直如砥,形如方盒,因而得名。山上有羊角峰、羊角洞和云霄寺。主要景点有方岩书院、鹊桥、上下天湖、两宜亭、日月同辉亭等。

进入方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有着千步之宽形似国画的大型峭壁和悬崖上苍劲有力的“镇山”二字;

方山,虽然也有着黄山的雄、险、奇、秀。但这里的游人并不多。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行走其间有种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的苍茫感……

冰玉亭,多么美丽的名字!它总让我想起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里的那句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方山上的庙宇较多,有云霄寺,奇峰宫等大大小小寺院好几处,是一座充满着灵性的仙山,是一块求佛问道的绝佳风水宝地!

方山奇峰也较多,较有名的有五象峰,文笔峰、白象岩等。这些山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它们惟妙惟肖,看什么像什么。

五象峰,位于方山北侧悬崖。100米宽的悬崖被垂向节理切割,产生的群象并立的景观,又称群象岩、五象嶂。嶂壁书“圆梦”二个大字。

文笔峰,位于方山北侧悬崖。五象嶂下一数米高的孤峰,自仙天门望之,状如巨笔,号文笔峰。

从这座悬空的拱桥上过去,就看到仙天门了。

在仙天门能看到大大的“圆梦”两个字。

站在仙天门回望山下的庙宇,佛塔,云蒸霞蔚,隐隐中就有了一份空灵的仙气缭绕。

才过仙天门,又入云霄寺。

寺前的许愿树上挂满了许愿带,红红的一片。心诚则灵吧!

多宝佛塔。共七层叠加在一起,每层里外皆镶有佛像,有楼梯可以层层绕上去。

云霄寺的边上有石级可以上行方山台顶。这一段路垂直上升,较陡,爬起来有些费力,好在自己平时坚持运动,所以,还是很快就爬上去了。

再沿山路继续盘旋不多时,眼前视野豁然开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空旷坦荡宛若世外琼台的空中平原。

登顶后又要爬九曲回环盘旋的天梯,才能下行到下面的一个湖。

从谷底回望云霄寺。

登上鹊仙桥,不禁想起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过鹊仙桥,看见新砌的石阶底端静谧地躺着一汪碧绿的“天湖”,像镶嵌在翠谷中的玉带,又像幽藏在丘壑里的明镜,更像一位品性高洁、超凡脱俗的隐士。走近一看,旁有石碑上书“瑶池”两字。嗬,原来我竟已登临“仙界”。徜徉湖边,欣赏着“瑶池”那仿佛能照彻灵魂的清澈澄净,感受着“瑶池”那梦幻般的淡泊宁静。

阳光把瑶池的水映衬得分外清亮。

瑶池边上的悬崖上有块石碑,字迹已模糊不清了,只依稀能辨认出方山,古刹,红日等字。

日月同辉亭被几位帅哥抢先占领了,无法上去,只能远远的拍张照片,表示曾到此一游。

离开日月同辉亭,上行数百米,是一座横跨天堑的“鹊桥”。这是在两座对峙的绝壁间用钢索和木板架起的悬空在深谷之上的桥,两侧有绳索作围栏。

人行其上,摇摆晃荡,惊险刺激。俯瞰桥下深渊万丈,翘首仰望天高云淡,环顾四周峰峦如画。

鹊桥边上是牛郎峰,玉女瀑,潺潺流水,千年唱和着她们天上人间的爱之神话!

再往上走就是方山台顶了。草木葱茏,翠竹荫荫,俨如空中花圃。

坐在台顶上,清风扑面,心旷神怡,仿入世外桃源,浮生种种不快,烦恼,浑然忘却……

登山望远,台州,温岭一带,尽收眼底。

方山最美的风景,温岭十景之一的上下天湖(双月天湖),就在顶上。

上下天湖好似璀璨天宫里落到人间的两颗明珠,好似有着壁立千仞,俯瞰平川霸气之方山眼眸。晨晖中,她散发着灿烂的生机跃动,月光里,她荡漾着晶莹的蓝色幽梦。

一个人静静的环湖而行,醉在这仙境般的湖水里,已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梦里?还是梦外?

天湖之水美兮,如洛神。巧笑兮,明眸善睐!

我想做它柔波里的一尾鱼,游弋又游弋……也想做它秋眸里的那轮月,清亮又清亮……

可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空中飘忽的那一朵云彩,偶尔投影在它的世界,荡漾在它的波心。那惊鸿一瞥的美丽后,我终究要离去……

美丽的东西都是用来怀念的!而我,注定只能在一首诗的时光里,把一份心动,静静地来书写。

从上下天湖下来,正好走了一个小环线,又回到了云霄寺。

寺前的凉亭和多宝佛塔,把云霄寺衬托得更加美丽。

从云霄寺下行,原路返回南北斗洞。

方山山麓,象鼻岩侧,梅雨瀑边,有一座方山十景之一的书院――方岩书院。她得山之仁,纳水之智,为明朝皇帝亲批的高等学府,是当代人民修建的文化文物纪念馆。

方岩书院的右侧,有个沿节理带内凹的岩龛。洞口3X3米大小,深5米左右。洞底裂缝中少量泉水泻出,成一小潭,谓之“右将军洗墨池”。峭斗洞所在位置为镇山嶂一幽谷,内凹成半弧,故名峭斗。

相传王羲之游方山避雨到此,看见这方池水大喜,就在洞中写下了《游西郡记》,并在池中洗笔净砚,于是水池就成为右军洗墨池。至明代,附近的谢铎曾在此读书,后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于是峭斗洞具有了浓重的书卷气,成为历代骚人墨客以诗会友的好地方。

峭斗洞上有悬崖峭壁凹成半弧形,称为峭斗嶂。峭斗嶂高耸云天,上有一流飞瀑轻泻,水瀑被风吹散,飘飘洒洒,至岩脚成为蒙蒙细雨,这就是梅雨瀑。

水瀑散成万斛银珠倾泻,如天女散花,飘飘洒洒,如雾如纱。瀑布底下是水滑可鉴的梅雨潭。

方岩书院听梅雨瀑,洗墨池前闻翰墨清香,浪漫又惬意!

从方岩书院下行百米处就是白龙瀑。

漫布从悬崖垂直下坠,珠玉飞溅,气势颇为壮观。至谷底成一潭。就是白龙潭。

潭上有一亭,可听风,赏雨,看瀑。自在又清凉。

这是大象岩,位于方山平台西南端。方山西端崖壁突出,崩塌作用产生一岩柱,上下与平台相连,中间分离,状如巨象垂首,舒鼻饮水。故名大象岩。

从大象岩出来,就是北出口处。

行走在北出口的路上,看一片片枯叶无风自落,带着宿命感,下行得无牵无挂。于是,内心也就有了一种岁月静好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