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想要记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我们会努力屏蔽它、抗拒它、无视它,但却没什么用。据研究者称,当你真正想忘记某事时,我们要做的可能恰好相反。
德克萨斯的研究者们发现,刻意去遗忘某段不好的回忆,反而会引起大脑对它的不必要的关注。因此,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想忘掉某事,你实际上得关注它。
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Tracy Wang解释称:“适量水平的大脑活动对遗忘机制实际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太关注于此,就会强化这段记忆;但太微弱的话,则会无法改变已有现状。”
主动尝试遗忘某事,不仅仅有助于避免大脑负担过重,此外还能够帮助人们回避不愿记起的痛苦经历、情感伤痕,这也是神经科学家们对此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者Jarrod Lewis-Peacock补充说:“我们希望能够忘记一些能够引起不良反应的记忆,比如说创伤记忆,这样我们就能够以更加包容的方式来吸收新的经验。”
“许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我们人类具有主动遗忘某事的能力。但究竟这个能力是怎么实现的,目前仍没有定论。”
此前科学家们在研究主动忘记功能时,视线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质,以及大脑的记忆中枢:海马体。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则重点关注了大脑的腹侧颞叶皮质,这个区域的功能在于帮助我们处理、分类视觉信号。
实验中,研究员们招募了24名健康的被试。被试们被要求看不同风景、人脸的照片,然后,被试们被告知或记住、或遗忘那些图片。
实验中,研究员们用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监测了每位被试在实验中的大脑活动。
当研究者们在检测腹侧颞叶皮质的脑活动时,他们发现,有效遗忘所消耗的大脑能量比记住东西的时候还多。
研究报告中写道:“在看到遗忘的指令时,被试们的腹侧颞叶皮质的激活程度要比给出记忆指令时更高。因此,总体来说,大脑在适度的条件下对信息进行处理,更有可能实现主动遗忘的功能。”
当然,需要一提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强制遗忘某张图片,与现实生活中忘掉某段悲伤、痛苦的记忆非常不同。但研究者们认为,这两者背后的机制可能是相同的。如果能够搞清主动遗忘的功能原理,对世界上那些被某段记忆困扰的人们来说,显然是一桩大好事。
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挑战了人们一直以来对遗忘的认知。想要忘记某事,尝试记住它反而更有效。
王总结称:“想要忘记某事的时候,注意力对‘忘记’的关注,反而会加深记忆。因此,想要忘记某事,最好是找到适宜的量,略微重视,方便忘记。”
文章内容基于知识共享协议编译,原文地址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文中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免版权网站,已保留原图地址。
文中任何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文章内容有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