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来,可口可乐已经在科研上花费了上百万美元,资助了上百项科学研究。2016年,可口可乐公司公布了他们赞助科学研究的若干原则,其中提到科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具有一切设计、执行、分析、解释的权利。”
然而,尽管之前已经列出来了上述的原则,研究者们和可口可乐之间也有另一种条款。据最近在《公共健康政策期刊》( th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上发布的一篇分析报告称,条款里声称可口可乐公司有权评估、审查研究者们形成的研究报告,并对他们赞助的这些研究的发表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一些研究者们依据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信息自由法,提出了阅读与可口可乐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学术科研单位的相关文件的要求。这一要求最终带回来了87000页的文件,其中包括5份公司、大学之间的研究协议。
“除非你是制订协议的一员,否则你几乎没机会见到这些协议,”分析报告的主要作者、剑桥政治及国际化研究中心的政策研究员Sarah Steele说道,“而这些协议显示了可口可乐公司是如何对其赞助的研究加以分类的,此外也显示出可口可乐公司在各种研究中的不同阶段里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协议里的条款显示,可口可乐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刻终止研究,还可以审阅、评论研究报告,并且可以在相关研究报告付印前要求研究者们打回去重写。
据分析报告称,从可口可乐公司获得赞助的研究机构可以在在一定程度上协商协议条款。同时,分析报告的作者发现,根据他们收集到的文件显示,可口可乐公司实际上并没有终止任何不宜发表的研究。对波士顿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社区健康科学的教授Michael Siegel而言,这些合同中的条款违背了研究伦理。“如果说这些公司能够对研究成果产生影响,他们能够改变某些研究内容,至少对我而言,这就是在违背研究伦理,许多大学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我的大学不会同意我签署类似的协议。”他说道。Siegel说,合同中有关相关研究的条款,就是工业赠款摆布科学研究的既具体又极端的案例。但他也提到,大企业们还有许多更精巧的方法,将科研为他们所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起被其他经费来源赞助的科学研究,那些被企业资助的公司更倾向于得出更有利于企业的研究报告。
赞助研究一方面是企业的一种公关行为,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反击不利研究、不利政策的科学支持。“不论被赞助研究者们的本意如何,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活动。”
悉尼大学医药及健康委员会的Lisa Bero指出,大公司可以通过赞助科学研究,从而歪曲研究的真实意图。
Bero说道:“我们发现,赞助者们可以通过赞助某项研究,从而影响研究中所选用的例证,并且进一步的消除相关研究对赞助者的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可口可乐会主动赞助体力劳动相关的研究,而不是糖类相关的研究。尽管于逻辑来说,公司们赞助有利于他们自身产品的研究无可厚非,但如此一来,这就有可能使得研究中采用的例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并且产生不利于公众健康的影响。”
2015年,可口可乐曾试图通过赞助某个研究,来证明含糖饮料与肥胖率之间关联性不大,但这一举动广受批评。去年,某家大型的国家级健康研究机构曾经试图研究,每天喝点酒对身体有何好处。但研究最终没能进行下去——纽约时报的报道披露出,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经费来源于酒精饮料公司。
在Steele和她的同事们一同发布的分析报告中,他们呼吁其他研究者们提供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赞助协议。“如果不了解相关协议、不清楚赞助商保留的权利,我们很难估量出这些协议对研究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请求发布论文的期刊们要求作者在刊发文章的同时披露赞助研究协议,这样一来,读者们就可以自己评估某项研究受赞助商资金影响几何。”她说道。分析报告的作者们还希望那些研究被赞助商终止的研究者们能够站出来,说明研究被叫停时的情况。
Siegel也补充称,他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我认为仅仅是报道出来相关的情形是不够的。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如果有赞助企业希望通过赞助行为来影响研究成果,应该有机构站出来阻止他们。”
Siegel表示,这些大企业用来歪曲、混淆健康营养研究成果来为自己所用的套路是相当完善的,这个套路和烟草公司的套路相当相似。“这些企业控制研究机构的方法和目的真的非常相似,这是这些企业规避、防范政府及法律监管的一大手段。”
“说到底,这些手段的终极目标,就是防范那些可能会对大企业不利的政策。”
文章内容基于知识共享协议编译。文中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免版权网站,已保留原图地址。
文中任何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文章内容有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