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一、二年级“狠抓”,好过五六年级紧盯,要抓好作业和习惯

2020-11-26   爆炸母婴课堂

原标题:在孩子一、二年级“狠抓”,好过五六年级紧盯,要抓好作业和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不重要就近选择就可以了,幼教老师也只是陪孩子玩乐,最大的目的是当爸妈的工作忙而宝宝在幼儿园有人照顾,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所学的知识又最少,等到五六年级再狠抓也不迟。”

其实,孩子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后,但凡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三年级效应”,即超前教育的危害。

超前教育的危害是指孩子上一、二年级成绩优势,到三年级后上课走神不听讲,成绩一落千丈这种成绩急剧下滑现象称为“三年级效应”,育儿界还流传这样一句话: 孩子小学一、二年级要狠抓,抓晚了会后悔!

相反,从小学一、二年级时“狠抓”,要比五六年级紧盯效果更好。

为什幺小学一、二年级要“狠抓”?‍‍

孩子一、二年级,差不多是6~7岁左右,据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致可以掌握3500个词汇、思维上已经具备“归纳”能力、心智逐渐完全、身体发育已经形成。

有心理专家认为: 要说6岁孩子教育最重要,那么7岁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建筑期”,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

从孩子的智力发展来看,7岁前会获得30%的智力,剩余30%则是在7岁之后,如果家长忽略教育和培养,那么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甚至从年级里的尖子生变成差等生。

相对来说,更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狠抓”,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依赖父母,但也是家长帮他们养成行为习惯的黄金期,正确做会让孩子日后学习事半功倍。

孩子一、二年级‍‍要抓什么?‍

陪孩子写作业这件小事,就是在抓他的好习惯: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杭州小学校长王崧舟认为, 只有落实孩子的学习习惯并长久保持,才能有效避免三年级效应。

有的家长在孩子一二年级也确实狠抓写作业的习惯了,但效果并不理想。拿前几天的一位社友家长小玲的案例来说明,小玲家孩子上二年级时成绩优异,每天都安排他写一个小时的作业。

刚开始为了养成儿子自主写作业的习惯,小玲许下承诺只要写完就能玩,于是孩子做得非常快且效率高,可每次孩子写完后却被小玲再三要求下多做题。连续半年后,升入三年级的儿子突然开始抗拒写作业,甚至还养成拖沓、开小差、走神的坏习惯。

怎样狠抓孩子写作业的好习惯又见效快?

一定要安排孩子的休息时间:通过“一长两短”做法,写作业一个小时中间休息两次,有助于分散孩子注意力以及更快进入高效的学习中。

让孩子拥有自主权:家长适度放手,让孩子决定写作业的前后顺序,若违背后可以设立奖罚机制,切记要重守承诺他才会听你的。

只有把孩子写作业的基础打牢了,自然就不会出现所谓的“三年级效应”。

除了日常培养孩子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以外,家长也可以借助书籍,中国最具魅力校长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会让他爱上读书,丰富知识和见识,对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有益。”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课外书《米小圈上学记》,全套4册不仅有重点生词的批注,还有很多趣味插画,增加孩子阅读趣味性。

就连如何保护孩子的眼睛也想到了,全书采用了护眼轻型纸,环保印刷工艺,呵护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