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线抗疫战士们不断的努力,加上广大群众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国内的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三月,是春耕的时节,也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在不放松警惕的前提下,企业开始有序的复工复产,人们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整个社会在慢慢的恢复秩序。不过,随着国外疫情局势的严峻,国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输入风险。大家仍然要做好防控措施,不彻底打赢这场“战疫”防控战,绝不能放松。
坚守岗位类
《开足马力赶工期》金立冬 摄
3月19日摄于天津屿东城10地铁施工现场。工人们在防疫期间,抓紧时间施工,保障天津10线地铁线路顺利完工。
《本车已消毒》游泳 摄
2020年3月8日,江西省抚州市。在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的高风险阶段,滴滴出行的司机将前后座之间用塑料布进行隔开封闭,每天对车辆进行消毒,并张贴警示,请乘坐者佩戴口罩。
《复工》潘竟忠 摄
季节不等人。3月19日,新疆哈密石油基地一个小区的绿化改造工地上,几名工人配合挖掘机热火朝天地开挖树坑。为了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施工队从3月11日开始,边抗疫边施工,争取于4月15日完成绿化改造工程,植树2400多棵。
社区生活类
战“疫”期的大卖场
许伟亮
期待着金鼠闹春,不料却被一场疫情“鼠”在了家里,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春节。面对疫情,宅在家里不给抗疫增添麻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算是间接地为抗疫作些贡献。宅家时间变得意外的漫长,所以需隔三差五补充生活物资。居家附近有个大润发卖场,多数生活物资都从那里采购,几次外出均为上卖场采购,通过观察,某种程度大卖场也是战“疫”期间百姓生活的一个镜像。
2月9日,与节前不同的是大润发内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不再散卖了,均采用袋装或盒装的方式售卖,价格也有所上升,两位老人家正在挑选水果。
2月9日,水饺柜与节前相比空了不少,价格也有所上升,水饺是主要采购项,故内心闪出了些许不安。
2月24日,防范不能放松,大卖场的收银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全副武装。
2月24日,购买食品不再是去大卖场最主要的动力了,购物的关注点也多样化了,有人在挑选保鲜盒。
2月24日,与半个月前相比,货品丰富了不少,价格也趋于稳定。反而春节里常被用来串门送礼的商品却出现了滞销,大量堆积不得不进行促销。
2月27日,形势开始转好,该考虑改善生活品质了,红酒是不错的选择。
3月2日,水果也能散卖了,五朵金花想把吉祥带回家。
3月2日,开始有散卖的蔬菜了,一男士正在挑选西红柿。
3月2日,营业员在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潮准备,两个营业员正在整理毛巾。
3月2日,戴着口罩并不能影响对个人形象的关注,一男士在挑选剃须用品。
3月2日,度过了至暗时刻,日常消耗品柜台开始兴旺了起来。
《找人才“进小区”》金立冬 摄
3月19日摄于天津太阳城小区。疫情复工复产后,招聘公司进小区招揽复工人才,当面签合同,按指纹。
《老姐妹》游泳 摄
2020年3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随着疫情的好转,大家趁着好天气来到户外活动,几个老姐妹相约来到广场,聚在一起聊天,享受着这难得的春日阳光。
《小女孩》黄春香 摄
2020年3月15日,孝感逐步解封第一天。居民带口罩,凭绿路码出行。工作人员也不放松测体温。
《送书》周静 摄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老师给学生送书,小区进不去就把书分类摆在路边等候学生家长来取。
《车间角落的小孩子》刘念 摄
2020年3月19日,山东鄄城县大埝镇的一处扶贫车间。受疫情影响,企业已复工复产,但学校还没有复课。一些孩子只能跟着妈妈一起上班,在车间的角落玩手机。
《有希望的眼神》孙登勇 摄
疫情期间,在家待太久,一位老爷爷抱着孙子俩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他那有希望的眼神,就像看到是疫情的胜利,加油中国。
通信邮政保障类
《风雪通信人》马培 摄
1月23日,抚顺移动全面启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通信保障工作,24小时监控网络质量,全力保障抚顺地区网络畅通。图为工程人员冒雪抢修光缆故障。
《帐篷教室》向代兵 摄
在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丛山村,有这样一群孩子,因受疫情影响,坚持“停课不停学”,但家里又没有网络,在山上有信号的地方搭建窝棚学习。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得知消息后,多方筹集资源,本该8天的工期,3天就开通了光网和无线网络,让孩子们回家温暖的学习。
《昼夜奋战》惠向东 摄
3月16日,黑龙江牡丹江联通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担当,将1320平方米办公区助力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扩容,针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图为施工人员昼夜奋战改造。
《青春战“疫” 邮我担当》李菁 摄
17年前非典时期全国人民保护的90后,如今也已奔赴抗疫物资处理一线,为这次无声的战“疫”献上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DtnBXEBnkjnB-0zrg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