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拍摄人像、静物时,为了突出被拍摄主体,通常会使用大光圈镜头,获取浅景深,将背景虚化。
图片来自《索尼a7a7R微单数码相机实拍技法宝典》
对于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如何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呢?
使用大光圈拍摄
很多手机拍照功能中有大光圈模式,我们可以在拍照界面中找到大光圈,将光圈设置为F4以上,靠近被拍摄物进行拍摄,拍摄时点一下被拍摄物进行对焦。
使用F1.2的光圈进行拍摄,后方的景物呈现虚化效果。
使用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是许多手机都具备的功能,是根据智能算法进行背景虚化,突出前景。我们拍摄静物时也可以使用:
还是将焦点对准前方静物,可以看到背景静物呈现出虚化效果。
使用长焦进行背景虚化
如果手机的长焦可以光学变焦,那么拍摄时可以离远一些,用手机长焦进行拍摄,此时,被拍摄主体占整体画面框幅越大,与背景相距越远,虚化效果越明显。
使用华为手机5倍光学变焦进行拍摄,对焦在前景上。
后期进行虚化
大部分手机修图APP都有了虚化的功能。以Snapseed为例,我们将作品导入Snapseed中,在工具栏中选择镜头模糊工具:
进入后,我们可以看到默认的一个环形框,这个环形框代表着以环形中心向四周放射虚化。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是个同心圆,外侧圆形以外是完全虚化的区域,内侧圆形内是完全不虚化的区域,两层圆形的中间是过渡区域。
下方菜单中,左侧的是将虚化框形态的切换,可以切换为水平虚化和环形虚化。中间偏左的是对虚化程度进行调节,其中模糊强度代表着虚化的程度,强度越高,虚化效果越明显;过渡是调节最外层框线和最内侧框线的距离大小,过渡值越大,这个距离就越大,模糊效果过渡越自然,反之越生硬;晕影强度是四周的暗角程度,晕影强度越大,四周暗角越明显。
除此之外,想要获得最佳的虚化效果,尽量靠近被拍摄物拍摄。摄像头离被拍摄物越近,被拍摄物越清晰,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如果被拍摄物体较小,尽量使用微距拍摄模式,可以获得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
进行背景虚化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照片主题,减少杂乱景物的干扰。不能过度虚化导致画面生硬失真,也不能任何场景下都使用虚化功能,比如我们拍摄风光纪念照时,如果手机拍照自动切换为人像模式,将背景中美丽的风光虚化掉,就会失去了纪念照的意义,此时我们应切换为正常的拍照模式,获取较大景深,使背景中的风光更加清晰,才能使照片有纪念意义。
合理用好背景虚化,让照片更加自然。
以上部分图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索尼a7a7R微单数码相机实拍技法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