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曾是清华大学分校,40年过去,这所学校怎样了

2019-10-26   敬雯老师

清华大学分校?看到这里相信会令很多人不解。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这所老牌的985工程高校似乎只经历过西南联合大学时期,至于清华大学分校好像闻所未闻。然而在清华大学的校史上,确实曾建立过清华大学分校。

1964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提出了以战备为中心“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翌年,清华大学响应号召,开始筹备建设西南分校,代号“651工程”,对外称“清华大学651分校”。1969年清华大学651分校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主要由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整体搬迁至绵阳组成,学校才迁至绵阳时,条件格外艰苦。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总共占地1000余亩,但是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等全部由师生们自己设计、自己搬石头、自己砌砖兴建而成。尽管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这里却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从1970年开始招生,老师基本上都是五十年代毕业的老清华大学毕业生,聚集了一大批我国电子科学领域的名师大家和领军人物,其中有我国著名科学家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常迵院士等。在艰苦的环境中,清华绵阳分校的师生建成了雷达、通信、电真空、半导体、激光及电子机械六个尖端专业,以及机械和电子两个生产和实践基地;孕育了数字技术、集成电路和激光技术三大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后来回北京后建设微电子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

从1969年到1979年的十年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许多一流的科研成果都诞生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也成为了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

1979年3年,根据上级的指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返京。虽然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它还是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将所有校舍附属设施、部分教学设备、附属工厂和相关物资整体移交给了当时的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留下了173名教职工。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返京后,以留下的173名教职工为班底,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继续开拓进去。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已成长为了现在的西南科技大学。尽管现在的西南科技大学已很难在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联系在一起。但是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在默默支持的西南科技大学发展。从学科专业建设,到师资队伍培训,再到科研能力提升,清华大学都给予了西南科技大学无私的援助。

现在的清华大学已是世界级的顶级学府,而西南科技大学却只是一所普通的一本高校。两者看上去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作为国家四川省唯一与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的西南科技大学,同样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和力量。

目前的西南科技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农学、地质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上在整个西部地区仍然颇具实力,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在考研时备受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青睐,而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同样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对于四川省的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最被人们熟知。然而当时如果历史成真,清华大学迁来绵阳的是5个系,而不是只有无线电一个系,那么或许四川还会增加一所顶级名校。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西南科技大学已很难再现当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荣耀,但是没有当年的清华大学分校,也就不会有绵阳--唯一中国科技城的地位。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