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吕田镇生态环境优越,
适宜茶树生长,
大大小小的茶园遍布各个山头,
清明前后,
是吕田茶农忙碌的季节,
不少茶农都会忙于采茶、制茶。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去
联丰村村民安伯、梅姨夫妇的茶园
“闻一闻”茶香~
从化吕田镇山清水秀,当地村民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在高山之间种植茶树,由于常年云雾缭绕,茶园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很适宜茶树生长,大大小小的茶园遍布在吕田的各个山头,其中桂峰村、份田村、联丰村等都是有名的茶叶产区。
而安伯、梅姨夫妇的茶园在联丰村的一个山头,有少量李树和青梅树与茶树相间着。今年71岁的安伯和梅姨都很开朗,边听着收音机边采茶。“我们从1984年开始种茶制茶,大约种了8亩地,”安伯说,“这段时间每天7点半就上山采茶,采一个上午,下午就在家炒茶。”
他们的茶树从不施肥打药,
任其自然生长,是无公害茶。
梅姨说,
清明节前后采制的茶叶,
芽叶细嫩,是最好喝的茶。
中午12点,
安伯夫妇下山回家,
将新采收的茶叶用竹筛装起
放在禾堂散热、晾干,
午饭后就开始炒茶。
安伯说,
炒茶要用专门的生铁锅,
不能用来煮菜,烧的是柴火,
这样炒出来的茶才淳香。
从擦茶到炒茶整个过程全手工制作,
要反复炒4、5次,
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
不同的师傅炒出来的茶是不一样的。
安伯从80年代初就开始种茶、炒茶,至今已有近40年的炒茶经验,匠心炒茶手艺深受人们青睐,每年几百瓶的手工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除了自用,每年出售手工茶大约有3万元的经济收入。
现在,
安伯的儿子阿飘也继承
了父亲的炒茶手艺。
安伯说,
只要身体还好,
他就会坚持炒下去,
始终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
传承记忆中的茶香。
文字:罗素玲
图片:罗素玲 余旭楷
视频:罗素玲 余旭楷
编辑:黄丽敏
初审:陈治
审核:梁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