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嘴“屎尿屁、脏话”的男孩,他脑袋里的小人,在想什么?

2021-01-15   爆炸母婴课堂

原标题:满嘴“屎尿屁、脏话”的男孩,他脑袋里的小人,在想什么?

满嘴“屎尿屁、脏话”的男孩,他脑袋里的小人,在想什么?

菜头刚出生时,朋友钰钰带四岁的孩子来看望菜头,孩子刚进门时很有礼貌地打招呼,跟躺着床上的小弟弟问好。

之后突然说了句:“妈妈,他好臭啊……”这句话反复强调了三四遍,钰钰很尴尬地解释, 他最近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流行说“好臭啊”,孩子就学会了。

其实这还算是好的,至少没有说出让大人更难堪的词语。

孩子说脏话,这件事不只发生在普通家庭里,明星父母也会遇到类似的困扰。

明星妈妈贾静雯教育孩子的方法一直被奉为父母的楷模,但有一件事却令人对其育儿方式产生质疑。

2019年,刚步入青春期的13岁梧桐妹曾在社交软件上公开吐槽学校压力,言辞比较“犀利”,还 用到了“holy fuck”一词,此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都有些叛逆,压力大、心情糟糕时说话伴有戾气,偶尔“口吐芬芳”并非罕见,只是在表达一时的情绪。

只要小时候管教得当,就不会教出“出口成脏”的娃。

当孩子“口吐芬芳”,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家长首先要思考,而不是先动手。

当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令人不愉快的词汇时,我们应该立即反思:我平常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句话,让孩子学会了?孩子跟谁学的?他想表达什么?

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不动脑先动手,事情可能会朝着更严峻的方向发展。

就像上文提到的张阿姨的孙子,说脏话的频次不但一点不减,状况还更严重了,最近还曾听到他跟家长的对骂……

在探讨解决方法之前,先来聊一聊:孩子为什么开始说脏话了?

1、只是单纯的学习和模仿:

孩子一开始说脏话,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好的行为”。

美国耶鲁大学的保罗%uB7布卢姆博士说:孩子说脏话,其实只不过是孩子的语言学习。

一句脏话当时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作为禁忌语的特殊意义,他们以后才会逐渐了解到这些话犯了社会禁忌。

简而言之,小孩子学说脏话,就像我们学一门外语一样,非常的纯粹。反而是家长过激的反应,让孩子意识到了这件事很特别、好有趣,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2、感受语言的力量,意图获得更多关注: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诅咒敏感期”,这是3~6岁孩子都有的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 特点是常常把“屎尿屁,杀,死,滚,打,臭”之类的词语挂在嘴边。

这个时候孩子们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说这些话可以引起大人的强烈反应,操控他人的情绪。

于是他们便反复使用,不断试探,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体会语言的力量带给自己的成就感。

3、受到环境的影响:

孩子说脏话,一定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有可能是通过电视、手机中的动画和视频,也有可能是幼儿园学习环境,或者是周围的社会环境。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如果家中长辈有说脏话的习惯或者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说了什么,他们就会跟着说。

当其他小朋友说出奇怪的语言,孩子为了表现出我们是“一伙的”,自然也要学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口成“脏”也并非一两日就学得的,所以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可能就不太容易纠正过来了。

那么孩子说脏话该如何纠正?

1、先“冷”处理看看:

可能在刚学会说话不久,宝宝就会蹦出一两个脏字,这时候他们只是单纯的在模仿。

到了3、4岁,他们说脏话一是因为语言的敏感,或者是觉得有趣,说出来只是想得到其他人的关注,但实际上还并不了解这些脏词脏话的含义。

这些情况下, 只要当事人当时不表露出惊讶、强烈的反应,久而久之孩子便感觉无趣了,渐渐便淡忘了。

反之,家长的反应越强烈、越是制止,他们就会越来劲儿、越喜欢说。

只要耐心和适当引导,诅咒敏感期不邀而至,也会自然而去。

2、找到孩子说脏话的目的,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如果孩子重复说,变着法子找讨厌,家长就不能放任不管了。

当碰到了“诅咒敏感期”作祟,年幼无知且好奇心极重的孩子便开始不分场合地使用奇奇怪怪的词汇,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

虽然他们不知道会伤害到旁人,也不明白如何处理这些词语。

当孩子的内心需求得不到回应,比如缺爱、感觉自己不被关注等情况下,便“脏”口拈来。

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欠缺情绪控制能力,同时表达能力还欠佳,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内心受伤的情况下才吐出脏话的。

这时候大人除了要淡化自己的反应之外,还要找到合适的词汇引导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极度不满和委屈,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看看是不是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和关注,是不是忽略了他。

等孩子的心情得以平复,内心得到安慰以后,再用简短、严肃的语言告诉孩子: 你刚刚说妈妈XX,妈妈很难过,这不是一个好的词汇,以后不要再对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了,好吗?

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他才能理解这些词对于他人的伤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检查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

在《闪亮的爸爸》这档综艺中,潘玮柏和5岁的“蛋蛋”组成了临时父子。

在录制过程中,蛋蛋频繁使用“你发毛病啊、坏人、大头鬼”等不恰当的词句,让潘玮柏这个“爸爸”非常头疼。

在多次劝说无用后,“爸爸”严厉地说:“如果再不改变,就站在外面别进屋”,蛋蛋痛哭道歉。

当问他为什么一直讲脏话时,蛋蛋说出原因: “因为平时爸爸妈妈就这样,我是学他们的。

所以还是印证了一句话: 孩子说脏话,一定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这个环境当中,可能是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他大舅、二姨、三姑、四叔……

这种情况下,就要跟家人谈谈,保持一致的家庭观念、明确家庭规则,尽量减少孩子暴露在有此类语言的环境中。

4、制定家规:

对于孩子无休止说脏话可不能保持零容忍,如果“软”得不行,就要来“硬”的了。

例如,假如娃是因为别人不小心触碰了他的吃食、玩具而骂人,或者无缘由发脾气,就可以采取没收玩具(收回几分钟以示惩戒),停止他吃东西吃饭(先暂停几分钟以示惩戒),跟孩子晓以利弊。

下次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依次延长没收玩具、停止吃饭的时间。

过后一定还要再强调一下之所以惩罚他的原因,比如用这样的话语跟孩子说:

看来你已经知道说脏话不好了,所以 从现在起,我们家里的任何人都不允许继续说这种话了。

不管谁说了脏话,都会受到惩罚,如果下次你还说就要接受更严重的惩罚了哦。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说脏话后会产生不利的后果,而且全家保持一致地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温柔且坚定地执行一段时间,相信不久后孩子能够改正过来。

相信孩子满嘴脏话、狠话的阶段,只是成长路程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就会过去;但如果父母之间不好好说话,孩子最终也会习得父母的样子。

好好说话,不仅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环境,也是父母促进感情升温的基础,更是全家和谐幸福的福音。

收藏

举报